【本報訊】澳門銀行公會指,市場近期對人民幣現鈔需求異常上升,原因未明,導致人幣現鈔供不應求。目前,公會已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並建議公眾盡量透過銀行間的本地滙款,或跨境滙款使用人幣。
近半年內地訪澳遊客極少,相應減少人幣現鈔流入。惟本月12日起,珠海率先恢復赴澳門個人遊,包括恢復辦理珠海市民、珠海居住證持有人赴澳旅遊的個人遊與團隊遊簽註;各銀行需從珠海人民銀行調入人幣現鈔,但受嚴格防控措施影響,故只能調入一定數量現鈔。
另一邊廂,中國商務部日前發佈《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的通知,提到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等地區,開展數碼人民幣試點。據悉目前將由深圳、成都、蘇州、雄安新區等地及未來冬奧場景相關部門協助推進,後續視情況擴大到其他地區。
區塊鏈專家、UDomain集團主席章濤早前解釋,中國推行數碼貨幣圍繞三個特徵。一,不能刪改入賬紀錄;二,每一項交易都可追蹤;三,由很多不同超級節點(Supernode)組成。
從監管角度來看,數碼人幣是一件好工具,能提升交易效率、打擊洗錢等非法行為;但從私隱角度來看,中國人日後就變得完全「赤裸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