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人不願生育,為什麼?一切東西都太貴了。當今人口老化,錢還是抓在老頭子身上,他們努力過,錢賺過,儲蓄也多,老本雄厚,雖說當今低迷,但好東西老頭子照買。
看他們電視上的廣告就知道,賣汽車的從來不用年輕男女做廣告,他們買不起。漂亮模特兒賣的,最多是化粧品罷了。還有很多啤酒的,倒是老少都喝,日本到了夏天很喜歡來一杯冰凍啤酒,說是口渴了,到了冬天,也來一杯,說是天氣太乾燥了。
不知不覺之中,我也變了老一輩的一份子,喜歡品質高的商品,貴一點也不在乎,只要是美都買,只要是有永恆的價值,都是我們買得下手的。
從前經過銀座的高級禮品店,進去逛了一逛。咦?這都是阿公阿嬤買的,有誰要這些東西?當今走了進去,才知道好的都收集在那裏。
那黑漆漆的花瓶,為什麼會賣到那麼貴,原來是備前燒,日本最高級的陶瓷之一,黑色的產品之中,可以看出五顏六色的層次。
備前地區的泥土含有各種礦物質,才能燒得出來,是別的地方沒有的,一旦愛上備前燒,把玩起來,有無窮盡的樂趣。
老頭子會欣賞的也不一定是貴的,像「椿」類的產品,那是山茶花,我們老早知道山茶花油對頭髮的營養是一流的。古時候的婦女拿榨過山茶花籽油的渣滓做成餅狀,要洗頭時掰一塊浸水,是一流的護髮品。日本貨中有山茶花的洗髮水、護髮膏等都曾經流行過。
山茶花盛產之地是一個叫大島的地方,只要說「大島椿」,大家都知道。各種產品從前都能買到,當今少了,也罕見,好在香港的「崇光」食品部還在賣,不必老是去日本找了。
山茶花被大化粧品公司資生堂重新發現,大肆宣傳,賣給年輕人洗髮,可惜山茶花油下得極少,效力不強,不如老牌子的好。
有些東西一轉新包裝後效用就大不如前,像很好用的喇叭牌「正露丸」,新裝的加了一層糖衣,聞起來沒舊的那麼臭,但還是原貨的有用,輕至肚子痛服六小粒即止,牙痛起來,塞一粒在蛀牙縫中,神奇地馬上不痛了,我旅行時必備於行李箱中。
慣用的還有他們的牙膏,有一種叫「粒鹽」的,由花王牌生產,其實就是牙膏中加了粒鹽,但的確能防牙周病,也可以止牙齒出血,的確是寶貝。我用了幾十年,可惜當今在東京和大阪的大藥房已經停止出售,要到鄉下的「JUSCO」大型超市才偶而找得到,我不止變成老頭,而且是一個山芭佬老頭。
紙媒衰落,大家又可省則省,從前訂的雜誌當不用花錢去買了,一家又一家地關門了。屹立不倒的是一本叫「SARAI」的,專賣給有品味的老頭看,每一期都介紹日本最好產品,也介紹各地美食和溫泉,當然更注重各地的古董、繪畫、工藝品和美術館。
每一期都有一本附冊,由各商家出錢來推銷他們的個性化產品,小冊中還有老人家的工作服,高級睡衣寢具的廣告,但一直是男性用品,最近才推出女士們用的,效果奇佳,小冊中刊的女人廣告也愈來愈多了。
這本雜誌相當大方,常贈送鋼筆、旅行包等,老人家收了都很喜歡,訂閱人數更多。
並非外國人能夠欣賞,介紹的有些是日本人才能了解的,像「落語」日本笑話、能劇和歌舞劇等,只與日本人有緣。
多數會介紹一些日本名畫家、雕塑家、陶瓷家等,還有各地收藏,像刀劍書畫,非常之仔細,一一分析,說明什麼地方可以看到原作,以及附近有什麼美食和旅館,讓着迷的人旅行到當地時可以享受一番。
因為讀者多是有錢的,這本雜誌也介紹很多外國的美術館、音樂廳和名畫展,教人怎麼去,住那裏,和如何入門,怎麼欣賞。
老人家的飲食得注意健康,雜誌中有許多長壽名人的早餐是吃些什麼,怎麼做,去那裏買,最早介紹「藜麥 Quinoa」也是這家雜誌。
有許多好東西都是只推薦給當地人的,像豪華的火車旅行,日本人最喜歡火車,對它有種獨特的情懷。三越百貨公司也有豪華巴士的旅行,也只服務老顧客。
老人也從年輕人變成的,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接觸過的玩具和漫畫也是專題介紹的重點。
當今我到了銀座也喜歡遊各大百貨公司的七樓或八樓,這裏面賣的杯杯碗碗也是我最喜歡用的。高貴貨之中有一種用銻金屬做的大杯,裝了熱水不會燙手,放了冰塊進去久久不溶化,真是神奇。
老人家有老人家喜歡的,年輕人有年輕人愛好的,代溝是免不了,當老人看到他們買舊的又穿洞的牛仔褲,說什麼也不明白,一直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