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前天拒絕美國尋求無限期延長對伊朗禁運武器的決議。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政策未能爭取歐洲盟友支持,在只獲多明尼加共和國一票贊成下落敗。此結果或促使美國採取更強硬行動,尋求聯合國重啟對伊朗所有制裁。
於2015年的伊朗核協議中,伊朗和其他六國同意終止多項聯合國制裁,但保留聯合國對伊朗的武器禁運。2007年實施的武器禁運今年10月18日到期,美國遂尋求延續禁運,需在安理會取得九票支持。但前天表決時,安理會15個成員國只有兩國贊成決議、11國棄權,包括英國、法國和德國。中俄兩國強烈反對。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佈敗陣,「安理會無法拿起決心保衞國際和平與安全是不可原諒」,明言繼續尋求確保伊朗無法買賣武器。伊朗官員就紛紛贈興,總統魯哈尼昨天說,「今次美國的計謀羞恥地失敗了」,未能廢止「半死活」的核協議;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也指,「在聯合國的75年歷史裏,美國從未如此被孤立」。
特朗普前年退出伊朗核協議後,德黑蘭暫停履行核協議部份義務,包括超越它對核濃縮的限制。美國的歐洲盟友雖同意延長武器禁運,但認為最重要還是保留核協議,而無限期延長禁運會使德黑蘭失去繼續履行核協議的最大動力,威脅核協議存亡。
美國官員曾經警告,若延長禁運決議失敗,就會按核協議中懲罰伊朗違反承諾的「制裁回彈」機制,向安理會申訴伊朗沒有履行核協議義務,要它重新執行協議前的所有聯合國制裁 。安理會屆時要在30天內通過決議解除制裁,否則所有制裁會自動重啟。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前天說,「美國擁一切權利啟動制裁回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前天投票前發表聲明,建議五個常任理事國連同德國和伊朗在可見的未來舉行視像峯會,商討該如何設立機制確保海灣地區穩定。
另外,美國司法部前天證實扣押了伊朗革命衞隊運往委內瑞拉的110萬桶燃油,是美國歷來一次充公最多的伊朗燃油。這批燃油原先藉由四艘希臘公司油輪運到委國,美國就以船運違反對伊朗經濟制裁為由,入稟要油輪擁有人交出燃油,並作充公。伊朗駐委國大使蘇丹尼就否認船運與伊朗有關。
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