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地疫情尚未完結,政府又再延長公務員居家工作安排一周;限聚令未有放寬迹象,影響二手樓市,多個業主沽售單位後明賺實蝕。
利嘉閣劉鵬昌指,有業主2016年5月以809萬元買入馬鞍山迎海6座高層D室,實用約497方呎;今年3月下旬放售,原開價900萬元,最終減價68萬元以832萬元成交,呎價16,740元,持貨約四年,轉手賬面僅獲利約23萬元。即使當年以首置入市,仍要繳交7.5%、即逾60萬元印花稅,連同經紀佣金等雜費,業主實質蝕逾40萬元。
過往熱銷的劏房盤,不少受政府放寬按保上限影響,要蝕讓收場。市傳AVA61中層F室,一個實用161方呎單位,業主原叫價388萬元,惟最終要減價48萬元,至340萬元才能成交,減幅達12%,呎價21,118元。原業主2017年7月買入單位,SSD剛鬆綁即沽,賬面賺近20萬元,惟扣稅及雜費後,可能只是平手甚至蝕讓收場。
另外有業主去年8月開始,放售北角和富大樓中層B室,實用約429方呎。利嘉閣黃仲勤指,原業主開價660萬元,經議價後減價105萬元,以555萬元成功沽出,呎價約12,937元。原業主2015年3月以約550萬元購入上述單位,持貨五年,轉手賬面獲利僅約5萬元;就算是首置也要繳交33萬元稅,連經紀佣金等雜費,即實蝕約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