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公佈本港第二季經濟表現,鑑於經濟前景仍然有高度不確定性,香港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繼上季錄9.1%的按年跌幅後,第二季亦顯著下跌9%。政府更向下修訂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當初4月底時預計收縮4%至7%,修訂至今輪覆檢預計收縮6%至8%。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繼上一季錄得5.5%的紀錄跌幅後,在第二季微跌0.1%。
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指,全年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則分別由5月時覆檢的2.2%及1.4%,向下修訂至1.8%及0.8%。本港內部需求遭受重創,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二季按年錄得歷來最大的14.2%實質跌幅,反映疫情嚴重干擾本地消費;勞工市場在第二季繼續惡化。
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急升至6.2%,是逾15年來的最高水平。就業不足率亦顯著上升至3.7%,為接近17年來的高位。總就業人數較一年前顯著減少。然而,隨着本地疫情在5至6月減退,勞工市場在臨近季末時有趨於穩定的迹象。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分析指,本港疫情時好時壞,目前已令本地經濟負增長近一年。現時政府再下調經濟增長預測,有機會是源於政府目前財政年度有龐大「救市」開支,預期會錄得大幅度赤字。「下調6%至8%的確係比過往幾年調整幅度大,但觀乎環球整體經濟未算太差,疫苗有機會今年第四季研發到,到時本港經濟有望回穩。」
惟其預期,零售行業打擊甚為沉重,預期復蘇速度會較其他行業慢。反之,傳統基建項目、投資等則有機會在年尾率先復蘇。「始終積壓咗咁多工程,要做嘅始終都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