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版國安法自6月30日起生效,當中的「危害國家安全」定義仍然模糊,多間外國科技企業均憂慮港府會以此為藉口,截取公司用戶的訊息。Google昨日則宣佈,正式拒絕直接處理港府索取數據的請求,要求當局循外交途徑向美國政府申請取得這些資料,意味香港獲得的待遇將與中國政府同等。
Google在電郵聲明中宣佈,暫時不再直接處理由香港當局提出的數據要求,表示「按照慣例,美國以外的機構可根據外交程序取得刑事調查所需的數據」,又指Google在港版國安法6月生效後,已沒有產生數據,強調他們一直小心處理任何用戶數據的請求,並拒絕範圍太廣泛的要求,以保障用家私隱。
《華盛頓郵報》則報道,Google前日已去信香港警方,要求他們根據香港與美國之間的法律互助協定申請取得其數據。這方法須經過美國司法部繁複的手續,須時數周、甚至數個月,程序與中國提出同類請求時相同。
在法律互助協定下,一地政府可向其他管轄區域索取不同種類的犯罪證據,以便檢控。在港版國安法生效後,中國先後暫停了香港與英國、加拿大、澳洲和新西蘭之間的法律互助協定,以回應對方中止引渡協議,令「五眼聯盟」中只餘下美國與香港的法律互助協定仍然生效。但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透露,華府亦正準備中止與香港的引渡協議。
科技企業過往會定期審視政府提出的數據要求,作為執法部門調查的一部份。然而,隨着北京政府近期加強管控香港,令人擔心香港警方以國安法內空泛的罪名審查科技企業的用戶。Google、facebook、Twitter、微軟和Telegram等網企都在港版國安法通過後,紛紛宣佈暫停處理港府要求分享用戶訊息與數據的請求。
有分析認為,科技企業都知道它們掌握的用戶數據,在港版國安法下都有可能被中國政府截取,採取不合作態度會與當局發生衝突,令法定代表和僱員因而受到懲罰,加上中美關係近期急轉直下,美國企業有可能成為北京政府的報復對象,因此相信它們對抗只是權宜之計,最終只能選擇離開香港。英國《金融時報》早前亦報道,至少一家西方大型科技公司正考慮所有選項,包括撤離香港。
儘管Google的網絡服務跟facebook等美國網企一樣都不能打入中國市場,但因為Google在中國開設了一間人工智能實驗室,與中國合作研究這種軍民兩用技術,因此與中國政府關係相對上較好。美國則有國會議員曾經批評Google對中國的態度太寬鬆,質疑這家科技巨擘其實是與中國政府合作的公司。
美國《華盛頓郵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