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建制派近日要求推港版健康碼,市民憑碼才可出入食肆和商場;政府回應指健康碼只會用於粵港澳三地通關。資訊科技界人士憂慮,健康碼收集的個人資料一旦被送中,將不受本港私隱條例保障,即使被濫用亦無途徑追究。
政府前晚發稿澄清,不存在接受全民檢測人士持陰性結果會獲發健康碼,甚或可在特定時段到指定地方活動,又指健康碼為準備粵港澳三地通關之用,尚未推出。資料顯示,港府原訂7月初試行港版健康碼,讓陰性人士來往粵港澳時豁免檢疫,但因疫情反彈延期。
從事大數據技術分析的IT界選委黃浩華指,重點在有否過度收集DNA等個人資料,同時三地政府會如何使用數據,有否資料儲存期限。他認為健康碼獲三地政府互認,數據庫資料必定送中,但資料出境後便不受《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保障,「對方仲要係官方機構,唔係普通私人公司,市民可以點追究?」
香港資訊科技界工會主席鄧卓文亦指內地電腦資訊安全劣績斑斑,曾有內地網軍成員被起底,連銀行戶口資料也曝光,質疑港版健康碼強迫港人「自願」把資料送中,難保安全。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內地健康碼已淪為監控市民的程式,質疑保皇黨大力推銷港版健康碼是借疫維穩,進行監控。
《私隱條例》第33條規管資料轉移至香港以外的地方,但條文目前仍未生效。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於2014年發出相關指引,資料使用者須獲當事人書面表明自願同意跨境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