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地位難挑戰 - 左丁山

美元地位難挑戰 - 左丁山

美國不時用人權、販毒罪、及政治理由制裁國際人物,包括大毒梟、戰犯、獨裁者及政客。美國單方面制裁某些人,能發揮甚麼作用?最可能與11位被制裁人士有關係的滙豐、渣打、恒生三間銀行,以及新加坡的星展銀行急速發表聲明,她們會嚴格遵守制裁令,換句話說,金管局和11人不要指望銀行不理會美國財政部頒佈的制裁令!在香港讀書長大,事業有成,升至司局長職位,甚至貴為特首的香港人,道理上很難沒有滙豐、恒生、渣打、東亞這四家銀行的戶口,在職業生涯中,也很可能在大通(現摩根大通)、花旗銀行有戶口;更富貴的,與瑞士的銀行有往來,也不足為奇。高官不能隨便炒股票,一生投資與人壽保險、理財,難道不會向美資、英資、歐資投資基金買入ETF、股票基金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有Visa,MasterCard,AE信用咭吧?很不幸,在個人理財上,很難不與美帝公司扯上關係。

當然,11人以後與美元切割,斬斷任何關係,與任何美國人、美國實體公司斷絕金錢往來,便不會受到制裁影響。

美國制裁令令金融機構恐懼,不得不從的原因是美元霸權,美元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儲備貨幣與交易貨幣,前IMF研究部中國組主管,現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Eswar Prasad長期研究國際儲備貨幣,於2019年發表一份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報告"Has the dollar lost ground as the dominant International Currency ?",指出美元地位曾一度動搖,從2005年至2018年,美元佔全球外滙儲備的份額由66%跌至62%,而於2000年份額高達71.1%;美元份額下跌主因,是各國增持歐元、英鎊、黃金及人民幣,但之後,美元份額企穩,在2019年第一季,仍佔有世界外滙儲備61.8%,中國人民幣的份額佔2%,無法威脅美元。Prasad的結論是在可見的將來,美元的優越地位仍將維持,人民幣地位停滯不前,暫時以2%為阻力點。

國際金融大勢如此,叫香港銀行不聽從美國制裁令?香港金管局發一份通告,是給那11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