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從改造農村公廁(圖)、關注學童護眼到最近的提倡「惜食」,習近平近年三番四次就「小事」作出「重要指示」,新華網去年一篇文章更形容,「人民生活中的任何小事,在習近平眼中都是大事,都會將之納入頂層設計(最高層規劃)的範疇。」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習甚麼都要管是要「建立權威,刷存在感」。
劉銳紹認為,中美因關係惡化爆發「超限戰」,當中涉及糧食問題,中方本年初答應向美方大規模採購大豆和玉米等農產品,令中國構成對美國農產品的依賴,因此這次下令制止餐飲浪費與中國潛在的糧食危機有關。「目前距離中共二十大尚有兩年,如果糧食危機冒起,加上天災人禍、地方政府倒行逆施,會否有其他人趁機對習政權有威脅?一想到這個問題,就變成事無大小都要下指示。習早幾年下令廁所文化(革命),現在要更加顯示其一尊獨大,因此更要處處下指示,顯示自己的存在。」
不過,劉銳紹指,中共在胡錦濤時代以來已三令五申提出要壓縮「三公消費」(出國或出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但多年來一直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成效始終不彰。「習近平只是緊抓住政治正確,維護中共政權和習核心,其他都只是走過場。」他指中共的基層管理已經失效,因此習才要巨細無遺地在這些事情作出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