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
【本報訊】美國政府本周二宣佈,在香港生產的進口商品,必須劃一標記為「中國製造」。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昨見記者時,批評美方「指白為黑」,予以嚴厲譴責,又聲言港府會研究維護自身利益的行動。有商會透露,港府曾指或將徵收美國進口貨品關稅作為反制措施之一,有廠商批評在美國制裁下,港府「實際做到嘅嘢得雞碎咁多」。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榮譽主席劉達邦回應本報查詢時指,港府近日曾向商會透露考慮徵收美國進口貨關稅,作為其中一項反制美國的措施。惟他擔心一旦落實相關制裁,本港長久以來自由貿易港的「金漆招牌」將蕩然無存,同時嚇怕外資。工業貿易署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進口本港貨物總值約290億美元(約2,262億港元)。
對於邱騰華昨日的言論,劉批評港府僅虛張聲勢,於事無補。他又指,港府即使尋求世貿協助,可能至少三年才有回音,認為相關措施「遠水不能救近火」。有標榜「Made in Hong Kong」、主要出銷智能產品到美國的廠商亦稱,「如果之後要將自己品牌貶低到做『中國製造』,我寧願搬廠」。
邱騰華昨指,每年在港本土生產並出口到美國市場銷售的貨物,價值約37億元。新措施實行後,美方試圖迫使香港製造產品以「中國製造」為標籤,認為相關規定是「指白為黑」、與事實不符,他又打比喻說:「一個加拿大產品能否標示為美國或墨西哥製造?」他強調,本港作為世貿成員之一,產品及貿易政策有一定程度自主性,同時是獨立關稅區,按國際原則可擁有自己的產地來源標籤。
邱再指美國相關部門目前雖暫無新加措施,包括更新關稅評估要求,但觀乎美國不尋常取態,政府仍與商界分析應對方法。同時港府將研究維護自身利益行動,包括利用世貿現有架構採取行動,亦不排除以各種形式據理力爭。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昨接受霍士商業頻道訪問,稱在中國收緊統治下,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將「跌落地獄」。他形容香港永遠不會成功,因中國抵制港人才,並讓中國管理,「香港市場將跌落地獄,沒人會去做生意」。他又指,港特殊地位終結,意味失去與紐約和倫敦一起吸引業務、成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