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新冠肺炎衝擊及宏觀經濟衰退影響,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內地《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上半年內銀業的新形成不良貸款按年有所上升,鑑於經濟未全面恢復,疫情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故未來不良貸款上升壓力仍然較大,預期今年全年銀行業要處置的不良貸款達3.4萬億(人民幣.下同),較去年的2.3萬億元為多,因很多貸款風險會延期暴露,故明年處置力度亦要加大。
他亦透露,會研究分階段下調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的監管要求,釋放5,200億元信貸資金,又指上半年大型商業銀行的普惠型小微企貸款增速已達50%以上,整體上逾三分之二的小微企拿到銀行業貸款,未來當局會繼續推進穩企業保就業的目標。
中銀保監昨在官網刊出題為「未雨綢繆,應對潛在風險」的郭樹清專訪,他呼籲銀行界要從四方面關注風險並提早謀劃,包括做好資產質量分類,運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評估貸款風險;備足抵禦風險「彈藥」,採取多種方法補足資本增加提撥;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以及嚴控增量風險,防止新增不良貸款過快上升。
由於很多貸款風險會滯後暴露,問題明年才會顯現出來,故他指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力度明年會更大。他在專訪中亦重申,儘管面對各樣問題及外部環境欠佳,但「這不會改變我們對外開放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