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傘人潮不再 - 馮睎乾

保護傘人潮不再 - 馮睎乾

黎智英、周庭等人保釋得比我想像中快,不知是黨的善意,抑或別有顧慮。什麼顧慮?搞到肥佬黎「二度發達」事小,周庭引發全日本聲援事大。日本人看見嬌滴滴的「民主女神」被擒,舉國憤慨,同呼「放開個女仔佢」,擺明跟「國安法」對着幹。再搞下去,說不準為了一個周庭,所有日劇都要在中國下架,等於香港警察剝奪了十四億同胞娛樂,這就是大事。

群眾一剎那的激情,儘管不是永恆,但只要偶然爆發一下,已足以改變很多事情。至於改變的方式和方向,並不是人頭豬腦可以預計的,建議香港警察小心。然而激情過後,大家若連一絲熱情也保持不到,那麼被改變的事物也可能打回原形,甚至比之前變得更差。這就是人類社會為什麼進步得這樣慢的原因。

今天香港人支持蘋果的熱情,令世界動容,但我作為風景殺手,卻想在這時提一提台北的保護傘餐廳,藉以說明「熱情恆心,缺一不可」的簡單道理。記得保護傘在四月開張,新聞所見大排長龍,座無虛席,光顧者多數是熱情洋溢的香港人。但三個多月後又如何?

似乎沒什麼人留意,保護傘的Facebook專頁已人間蒸發(大概跟「國安法」有關吧)。專頁消失不重要,反正like數也不能當飯吃,最重要還是餐廳生意。據一位幫襯過的台北朋友說,餐廳生意不太理想,波動頗大,現時顧客也以台灣人居多。香港人的三分鐘熱度,可見一斑。

當然,恆心是雙方面的,不能只要求顧客。保護傘是餐廳,若食物吸引不到客人(不管是否港人),就必須找出問題所在,不斷力求改進,這樣才是成功之道。同理,蘋果日報也必須持續做得更好,才能真正留住讀者——順帶溫馨提示一下,自從幾星期前蘋果更新系統,屢有年長讀者問我「名采版專欄去了哪裏」、「為什麼你每天文章的網址都停留在7月14日」等等,這些IT問題至今仍未修正。

易經說:「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小至學習外語,大至改善社會,都有賴恆心;欠缺恆心,則往往以羞愧告終。請緊記:成就不是源自突如其來的衝動,而是依靠鍥而不捨的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