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宅同煲】願你我都可以《飛越瘋人院》

【同宅同煲】願你我都可以《飛越瘋人院》

老細被捕,200警察入報館,唔驚就假,最震驚的,還是得悉身邊有藍絲竟然叫好。今個星期沒心機看新劇了,還是看些經典夠治癒,有助重新尋回自己。

要選在極權中掙扎求存最經典的電影,可說非1975年的《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莫屬。電影故事講由積尼高遜(Jack Nicholson)飾演的男主角,犯法後因被誤判有精神病,被送去瘋人院,然後試圖設法改變環境及逃離。

說到底,沒有處境比一個正常人在瘋人院中,更能體驗極權。因為在瘋人院中,若你身為病人,無論你做錯做對,只有當權的醫生或護士說你錯,你就錯了,最恐怖的是,就算你做得極對,而你身邊的病友心知肚明,但只要掌權者說你錯,他們都會附和,原因甚至不是因為擦鞋,而是因為當權者在他們的心目中已經成為權威,漸漸你甚至會懷疑不正常的是自己。

電影中掌管病人的女護士長,表面是處處為病人及大局着想,一面苦口婆心,實質只是要實行專制,而且心腸毒辣,更是和香港現今狀況不謀而合。

在瘋人院中求存,少不免要扮癲,但心底裏卻要保存清醒,例如食藥時就要把藥丸藏在脷底,還要嘗試找出盟友,一有機會,就可以創造奇蹟。電影結局有令人沮喪的一面,在這裏不宜穿橋,只能說如果大家有志向和勇氣,奇蹟還是會發生的。

說到經典,發現幾個月前,原來又有一套關於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的紀錄片推出了,這個神級導演活躍50多年到1999年去世,極少接受訪問,生活十分神秘,但由於受歡迎程度至今不減,所以不斷有人揸乾揸淨,推出關於他的紀錄片,2017年只是他助手出來說話,已足夠拍攝一套電影《寇比力克的萬能助手》(Filmworker)。

這套新的紀錄片《Kubrick by Kubrick》,新的素材其實只有寇比力克的聲音,影片把他和一個記者不到一小時的訪問錄音,配上他的電影片段,再剪輯一些他曾合作過的演員和幕後人員訪問片段製作而成,當中的內容和以前刊登過的訪問大同小異,不過大師的訪問和他的作品一樣神奇,每一次重溫你都會有一次新的體驗,多看一次亦無妨。

撰文:翁可人

本欄逢周五刊出

同宅同煲

酷愛煲劇睇戲,冷門熱門乜都殺,小說《師戀高校》及《87年12歲條女失咗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