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長者患急性白血病(梁憲孫)

醫述醫術:長者患急性白血病(梁憲孫)

七十歲的陳伯一向身體健康,不煙不酒;突然出現嚴重貧血的病徵,包括氣促、心跳及全身無力。骨髓活檢確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估計陳伯的骨髓早前已出現病變 ,現轉化成急性白血病,預後不佳。

長者不幸患上急性髓細胞白血病,一般對傳統治療的反應欠佳。癌細胞的抗藥性亦較強,引致緩解率偏低,治療期間亦較易出現併發症。不少長者有糖尿病、血壓高、腎臟衰竭、心肺毛病等問題,令治療白血病的過程更加複雜。

長者患急性白血病,每個個案皆需要小心處理;醫生必須為病者作仔細評估,然後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高齡病人身體健康狀況欠理想,化療風險較高,容易出現併發症。長者的血癌細胞多有獨特基因變化,表示癌細胞具高抗藥性,傳統化療的療效一般欠理想。除化療外,可考慮接受其他抗癌藥物,包括「去甲化藥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阿扎胞苷」(Azacitidine)及「地西他濱」(Decitabine)。「威尼托克斯」(Venetoclax)屬bcl-2基因抑制劑,與「去甲化藥物」一起使用,可增療效。

如癌細胞有FLT-3基因突變,亦可考慮使用FLT-3抑制劑,如「索拉非尼」(Sorafenib)及「雷德帕斯」(Midostaurin)。其他選擇包括分別針對IDH-1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Ivosidenib及IDH-2的Enasidenib;還有針對血癌細胞表面CD33蛋白的「單克隆抗體」(Gemtuzumab ozogamicin)。

支援治療非常重要,包括輸血改善貧血情況,減少易倦、氣促及心跳等病徵;輸血小板可短暫增加血小板數量,降低嚴重流血的風險,如腦出血或腸胃出血。若有發燒現象,病者可能已受到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按個別情況,可處方抗生素、抗病毒及抗真菌藥物,控制病情。

養和醫院副院長

梁憲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