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退休感言︰民主是教育初心

校長退休感言︰民主是教育初心

香港經歷了最動盪一年,有社會賢達揚言要「放棄年輕人」,惟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當時反而呼籲年輕人「不要放棄香港,不要放棄希望」。這位敢言校長退休前接受本報專訪,強調教導學生為自由和民主努力,是教育初心。對於教育界近年屢成政治風眼,鄧校長慨嘆:「將來嘅日子,自由同埋民主,會唔會變成敏感詞呢?以後喺學校仲講唔講得呢?」

反修例風波期間,鄧振強公開要求當局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至11月促當局盡快停課。他當時反駁林鄭「圈套論」,指學生安全應是唯一考慮因素。至近日疫情嚴峻,鄧振強又批教育局指引不夠具體,令各校停課安排不一致和訊息混亂。

【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鄧振強認為要堅持維持開放寬鬆的校園環境,令師生可分享所思所想,校長要「企出來讓人感覺有安全感」。

鄧振強本月底退休,近日接受訪問,先跟記者上一課教育史,談教育的初心。2000年教改,教育統籌委員會提交《香港教育改革建議》,列明21世紀教育目標,包括讓每個人「願意為社會的繁榮、進步、自由和民主不斷努力,為國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貢獻。」鄧校長說,不少人已將這當成「歷史文件」,忘掉初心,但學界一直堅持這教育目標,若說自由和民主是這代學生的核心價值,也的確是學校培養出來。

鄧振強強調,上述官方文件提出的自由與民主價值,是經廣泛諮詢,「我係好跟規矩,𠵱家都係21世紀,政府一日未改個教育目標,我哋一路都係做緊。」他憶述80年代初出道時,成立學生會仍是禁忌,但今天學生都能投票選出代表。

寄語業界勿畏縮 應做就做

教改轉眼20年,鄧認為這20年教育的主要問題在於教改背後假設香港是一個協作型的和諧社會,亦會隨普選進程「循序漸進」地更自由和民主;但當一切不似預期,便不能再抱「社會冇問題,係你老師教得有問題」的思維,「抱持住自由民主思想嘅學生,發覺大環境係未如理想,所以有矛盾,就唔係教育嘅錯囉」。作為師長應教年輕一代多角度思考,設身處地了解對立者想法的合理之處,這正是現今社會所欠缺。

作為校長,鄧認為要堅持維持開放寬鬆的校園環境,令師生可分享所思所想,校長要「企出來讓人感覺有安全感」。鄧寄語教育界不應以政治正確或趨吉避凶心態自我審查:「讀好你本專業守則,你要保證行事符合專業守則要求,咁你就可以繼續做你想做嘅事。千祈唔好因為對變動嘅環境有不確定性,而自己畏縮做少咗嘢,覺得應做就繼續要去做,保持返個初心。」

去年曾呼籲年輕人不要放棄香港的鄧振強,再次寄語莘莘學子不要放棄,世界充滿機會,要好好尋找和掌握:「透過自己努力付出,你起碼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之餘都可以改變身邊嘅嘢,那怕係好少嘅嘢,聚埋聚埋就有機會做大嘅改變,所以要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