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昨早發生撞機意外,香港快運兩架客機在停機坪首尾相撞,分別機頭與機尾損毀,事故懷疑與工作人員將其中一架客機拖行期間發生意外有關。當時兩架客機均沒有載客,無人受傷。飛機工程人員指航機拖行時首尾相撞罕見,相信事件涉及人為失誤,機管局正調查,稍後向民航處提交報告。
昨早9時許,香港快運兩架客機分別在63及65號閘口對開停機坪位置,當時工作人員將其中一架客機拖行移動期間,意外導致兩機分別機頭與機尾碰撞。兩架客機均損毀,前方客機左邊機尾的機翼緊貼另一架客機的機頭,且機尾機翼末端更撞至向上屈曲。
事發後停機坪多人戒備,警方及消防員到場調查,證實機上沒有乘客,無人受傷。有工作人員為客機進行檢查。香港快運證實事件,指兩架客機在機場拖行過程中發生事故,當時客機並非運作,航空公司正與服務供應商了解事件作進一步調查。
現場所見,涉事後方的香港快運客機,機頭兩個機輪均被揳穩,以防溜前溜後,估計事發時該客機停泊在肇事位置,但涉事前方的香港快運客機向後移動時導致發生碰撞。
專家:泊得比較密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飛機工程系系主任盧鎮江指出,一般飛機在停機坪泊位或移動時,原本機頭會面向客運大樓,故按正常程序需由拖車將飛機拖後到適合位置,再拉行向前。其間除了拖車上有負責的工程人員,飛機上駕駛艙、兩邊機翼及機尾位置均有人員負責「睇位」,免生意外。
盧相信今次事件涉及人為失誤,事故或因工程人員視線受阻、企位出問題,甚至溝通上有誤會所致,應作檢討。「因為飛機比較大架,工程人員可能視線受遮擋睇唔清楚,或者企位企得唔好,可能視線覺得飛機距離好遠,但其實好近撞埋咗;甚至工程人員接收訊息有時間誤差,有人叫停,但飛機唔係即時停得切。」
盧鎮江續指同類飛機在停機坪碰撞意外過去曾經發生,類似今次兩機機頭及機尾碰撞較少見,認為應作檢討防止意外再發生。他指停機坪飛機較多,「泊得比較密」,工作人員應加倍注意。
機管局稱,當時中國飛機服務有限公司地勤服務人員於滑行道,拖曳一架沒有載客的香港快運客機期間,碰撞到另一架停泊的香港快運客機。局方正調查事件,其後會向民航處提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