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開資料,恒大最少涉足過四間內地上市銀行投資,方便由銀行提供信貸支持;內銀除提供金融服務便利,恒大亦可由此分享銀行股息及股價升值回報。
入股盛京及渤海銀行等
2013年11月起,中國恒大陸續於公開市場購入A股上市的華夏銀行股份;至次年3月,中國恒大已持有該公司5%股權,成該公司第五大股東,估計動用資金約36.5億元人民幣(約40.5億港元)。
不過,隨着A股當時正處大牛市,華夏銀行亦節節上升,一度急升約倍,中國恒大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期間出售股份,以華夏銀行等股份被列賬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該期間利潤達64.21億元人民幣計,估計獲利以數十億元人民幣計。
2015年A股牛市破滅後,中國恒大乘勢在港吸納股份,當年年底先後以4.66元上市價認購錦州銀行上市約1.975億新股,佔H股股本約14.96%;但在上市後兩日內減持大部份股份,至不用披露水平,最低減持價更為「蝕本價」4.58元。
不過,中國恒大2016年入股盛京銀行則一波三折,短短兩個月間,恒大動用約70億元購入張松橋等股東在場內及場外購入約9.96%盛京銀行H股股權,其後再向五位內資股股東以逾100億元人民幣購入17.28%股權;但為維持公眾持股,故出售手上所持H股予華人置業,微蝕離場。不過恒大去年動用150億元,認購22億內資股,使所持股本增至36.4%,正式入主該銀行。
近期,中國恒大也認購了天津為基地的渤海銀行近1.6億上市新股,初佔H股股本約5.55%;但其後渣打銀行轉換內資股為H股,使中國恒大所持渤海銀行股本降至不用披露水平的2.77%,恰好中國恒大正於天津有新能源車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