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之下,不少市民留在家中減少外出,但如果家中有燒香習慣,要特別小心。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由於燒香會產生空氣污染物,長者長期於室內燒香會損害其大腦功能及削弱認知能力,可能增加患上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認知障礙的風險。團隊建議市民室內燒香時應保持家居空氣流通,或使用較安全的替代品。全球估計有多達32億人口因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而有燒香習慣,所使用的香一般以香料、黏合劑、草本及木質成份製成。過往有研究指出,燒香會產生懸浮粒子、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物,當中產生的懸浮粒子量是燃點香煙所產生的4.5倍。亦有研究指,燒香與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問題有關。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由2014年起,為515名65歲以上、無中風及腦退化病史的長者進行為期三年的追蹤研究。當中156人有室內燒香的習慣,平均每星期至少一次,其餘359人則沒有燒香習慣。團隊在研究開始時及第三年,為所有長者進行認知能力測試,並以磁力共振掃描了解其腦部運作。
專家:污染物損腦部功能
結果發現,有室內燒香習慣的長者,本身於認知能力、思考能力、視覺空間能力和記憶力四方面的表現均明顯較差,三年後亦維持較差的狀態,其大腦區域之間的功能連結亦較少。此外,燒香會與血管疾病及相關風險因素產生交互作用,例如糖尿病及高血脂等,進一步削弱長者認知能力。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研究助理教授黃沛霖及主任莫仲棠分別表示,燒香是室內空氣污染的其中一個原因,過往已有研究證實空氣污染可加速腦部退化,例如增加患上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認知障礙的風險,而今次研究則進一步證實燒香損害長者腦部功能。莫更提醒市民,疫情之下留在家中的時間大增,若家中有燒香習慣須加倍小心,建議最好避免在室內燒香,否則燒香時須保持家居空氣流通,或使用較安全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