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強人鎖網 粗暴打壓示威

白俄強人鎖網 粗暴打壓示威

白俄羅斯強人總統盧卡申科在周日舉行的大選聲稱以壓倒性姿態勝出,惟大批民眾指摘選舉舞弊,連日上街示威。該國的互聯網服務自大選日以來已被封鎖,被指是盧卡申科阻止民眾團結抗爭的手段,但民眾仍千方百計繞過鎖網接收和分享資訊,盡力對抗極權。

白俄互聯網服務周日傍晚、即近投票結束時開始出現問題,到翌日開票後變得更極不穩定,多個廣受歡迎的通訊軟件被封鎖,連打電話也十分勉強,民眾要使用僅餘仍能運作的虛擬私人網路(VPN)或代理伺服器上網。這情況已持續最少四日,時間為歷來最長,資訊科技和酒店等行業都抱怨運作大受打擊。

盧卡申科周一在沒有證據下譴責斷網是由外國勢力造成,並非白俄政府的主意。該國的「電腦緊急情況反應小組」亦指受到大規模阻斷服務攻擊(DDoS),主要針對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內政部,令設備出現問題,但專家質疑這說法。獨立互聯網審查組織NetBlocks總監托克表示,雖然不能排除白俄確實受到DDoS攻擊,但也沒有迹象支持這說法。組織經調查後指,有人利用名為「深度封包檢測」的方法,讓審查者過濾網絡流量和封鎖指定網站,令網絡間歇中斷,並相信他們有計劃全面鎖網。其他消息則直指白俄政府是鎖網的鎖後黑手,如社交媒體早在本月4日在流傳一封銀行僱員的電郵,內容稱數碼銀行服務或即將暫停。

被迫翻牆組織力受挫

鎖網可謂近年打壓抗爭的慣用伎倆,埃及、伊朗和印度政府都有使用,民眾亦開始懂得尋找「過牆梯」規避。白俄人這次就以加入了反審查工具的Telegram接收抗爭訊息,當中以頻道Nexta最受歡迎,有逾110萬名訂閱者,有人動員前晚7時以不多於20人一組佔領街道,揚言「癱瘓城市」。但無奈的是,平台並非所有資訊都是真確,組織示威的能力亦相對有限。

該國示威已持續三晚,即使落敗的反對派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安全抵達立陶宛都未能平息民眾怒火,軍警再以武力鎮壓,並粗暴阻止傳媒採訪。當局指示威造成一名警察死亡,逾6,000人被捕。歐盟明日舉行會議,商討制裁白俄。
英國《衞報》/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