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世巨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上周大爆炸再次觸發反政府示威後,總理迪亞卜(Hassan Diab)前晚宣佈政府內閣總辭,指是順從要求變革的民意,並指大爆炸是由「大於國家政府」的長期貪腐造成。但在不提前大選下,黎巴嫩政局勢回到各派勢力討價還價的原點,恐反令黎巴嫩更深陷危機。
迪亞卜在電視講話宣佈內閣集體辭職,指「今天我們順應民眾的意願,他們要求對那些令這次災難隱藏七年的人問責」。內閣總辭前的最後一個決定,是將大爆炸的調查工作移交最高司法委員會,由這個國內司法最高權威機構調查。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早前拒絕國際獨立調查。
總理指政治階層阻改革
迪亞卜在講話批評黎巴嫩的政治階層,都是脫下了戎裝的1975至1990年內戰軍閥或者是他們的親戚,是這些人的貪腐造成這次「不可名狀」的大災難,他們應為此羞愧。他又說「我說過貪腐已在政府各層次生根,但我發現貪腐其實是大於國家政府」,指政治階層拒絕改革,令他的政府尋求改革不斷碰壁。
政府宣佈總辭後,北部城市的黎波里有人響號和開槍慶祝,但貝魯特市民連續三晚上街示威,有示威者向把守通往國會大樓入口的保安部隊擲石,遭催淚彈反擊。
奧恩表示接受迪亞卜政府總辭,並要求原內閣留任看守,直到國會各派談出新內閣。上任總理哈里里去年10月在示威浪潮中辭職,各派討價還價超過兩個月後,才決定由工程教授和技術官僚出身的迪亞卜領軍組閣。
黎巴嫩除了大爆炸,亦受經濟崩潰和武漢肺炎疫情夾擊。黎巴嫩政府如難產,恐令與國際貨幣基金會已停頓的救助計劃談判,重開更遙遙無期。公共工程部長納杰爾表示希望看守時期不要太長,「否則國家受不了」,走出危機的第一步是要有「有效政府」。
貝魯特大爆炸至少171死逾6,000傷和毀約6,000建築物。迪亞卜雖歸咎於「政治階層」,但路透社指有文件顯示,黎巴嫩保安官員上月20日已去信迪亞卜和奧恩,指港口儲存的2,750噸硝酸銨有安全風險,一旦爆炸將毀了首都。
真主黨勢阻組團結政府
迪亞卜宣佈總辭之前,已有四名部長和至少九名議員決定辭職,部份是抗議政府顯得不肯承擔責任,部份是出於抵制他尋求改革。迪亞卜內閣由真主黨和親伊朗勢力主導,推行改革舉步維艱,上周大爆炸後他原尋求留任兩個月,提前國會大選和推出改革路線圖,但現在看來已不再考慮提前原應在2022年舉行的大選。
分析指這次危機可能促成各派組團結政府,並由哈里里回朝當總理,亦有可能組成獨立專家政府,但真主黨勢力定會大力反對。對民眾來說,不改變派系分權體制,黎巴嫩就沒有出路。當地工程師哈達德說:「整個政權需要轉變,換了新政府也不會不同。我們需要盡快選舉。」
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