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我要進來了!因《國安法》之名,壹傳媒(282)創辦人黎智英前日先在寓所被拘捕, 多名《蘋果日報》高層之後亦在《蘋果》大樓遇上同一命運。一如所料,壹傳媒股價在早上大跌超過一成。中午過後出現冰火兩重天式的暴力反彈,卻是意料之外。
大奇蹟日的一個下午,壹傳媒股價由低位一度足足升了四倍有多。原來,有份令股價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的,包括吾友「無神論者的巴別塔」和「渾水」。又原來,當近200名警員荷槍實彈進入《蘋果》大樓後,更多股民真金白銀進來了黃色股票圈。經濟學者要問:這是否一股終要爆漿的黃色泡沫?
外行人有所不知,學界對資產市場的所謂「泡沫」從沒共識。最明顯的例子是兩位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ugene Fama和Robert Shiller,前者堅信「泡沫」極其量是事後孔明,後者卻有信心預測未來十個「泡沫」。另一芝大諾獎得主Richard Thaler的立場則在兩者之間,他認為投資者無法靠預測「泡沫」跑贏大市,他卻又認為市場非理性會導致資產價格偏離基本因素。壹傳媒、毛記葵涌(1716)等黃股昨日暴升,是沒有傳統基本因素支持的。
Babe弱弱的問:「有財演質疑KOL撐黃股動機不良喎。」我強強地答:「捉鬼嘥鬼氣,咁多隻黃股,單憑一人之力,股壇長毛病好都郁唔到個市啦。贏咗,即係好似幫襯完黃店,發覺意外地好食。」女友害羞的問:「咁會唔會爆漿?」我正經地答:「撐黃股有兩個解讀,一係非理性投井,一係情感消費。瀨尿牛丸會爆漿,但人人喺實體經濟買嚟食,非理性投井可以變理性投資。」
徐家健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