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名人時尚】鄧達智回望香港時尚半世紀

【add名人時尚】鄧達智回望香港時尚半世紀

香港曾經多美好,怎可以不撐住?

62歲鄧達智(William)的時裝書拖了近十年,今年終在疫情下推出《衣路歷情》和《THROWBACK》兩本書,紀錄他40年設計師生涯。第一本出完,他卻確診武肺入院,下周第二本新書出街前夕,曾經令人驕傲的Made in Hong Kong,從此變作Made in China。鄧達智回看半世紀香港時尚起跌,由80、90年代黃金歲月,到97回歸成為全球焦點, 「2020,我哋已經去到好詭異嘅時代,經歷咗好多嘢,冇法子去想像香港時裝業未來點樣,因為疫症之後,所有秩序都要重生,一日疫情未完,時間亦都未到!」

■鄧達智縱橫時裝界40年,回看半世紀香港時尚起跌,別有一番感受。

鄧達智的訪問在上月初進行,新書及專訪本來計劃書展前出街,疫情下萬事不及預期。短短半個月內,書展取消、第二本書延期,他更中武肺入院,日日上港聞,出院後感受更深,「咁奇特嘅時間出現一件咁嘅事,感覺好奇妙。」

要數香港時裝史,近則要由60年代紡織製衣業昌盛、林鳳、十三點講起,恐怕非論文式、洋洋數萬字不足包羅。因為我們真的好鍾意香港,所以更加要珍惜走來不易的時裝路,「香港係一個好國際嘅大城市,幾十年時裝嘅波浪,我哋係同國際同起同落。」鄧達智同步見證,論盡香港時尚在不同年代的轉變,還有遊走當中、引領風潮的香港女人。

蕭芳芳(左二)陳寶珠(左三)

60年代 製衣業興起

代表女性:陳寶珠、蕭芳芳

「如果要講香港時裝,要由60年代,我童年開始講起,《彩色青春》(圖)你𠵱家睇返幾俗都好,但當時真係劃時代,定義咗香港一個年代。寶珠嗰時形象,係港人企同一陣線嘅工廠妹,喺一個困難時間;芳芳呢,就係大家理想中仰慕嘅一個形象,希望生活改善,代表中產,識英文、讀書,當年佢着迷你裙、水手褲,係着得好靚嘅,個人又高,對腳又長,有齊所有條件去着。透過《飛女正傳》可以睇晒60年代香港中後期嘅時尚。」

許愛蓮(左一)

70年代 名模走向國際

代表女性:名模許愛蓮

「我自己認識時裝時,最深刻係許愛蓮,佢係英文虎報記者,5呎9吋,經常唔化妝,剪個bob頭。嗰時67年暴動,佢着住白恤衫、卡其褲、綠色袋,拎住毛語錄混入人群去做訪問,佢係一個好大都會女性。其實佢先係第一個華人邦女郎,70年代初,佢喺巴黎做模特兒,Sonia Rykiel拖住佢出嚟謝幕。喺我心目中,佢好有代表性,第一個華裔模特兒去到呢個層面,好難得。」

Joyce Ma(中)

80年代 香港時尚起步

代表女性:Joyce Ma

「香港經濟去到80年代,進入黃金時代,我都係無端白事切入咗呢個黃金時代,麗晶酒店嘅ballroom係冇一晚係冇function,有時你喺lobby望一望,可能Calvin Klein喺隔籬。」他那時由Bang Bang及長江的設計工作中,開始做自己設計的晚裝,「嗰時每個月我淨係訂做晚裝嘅收入,係多過我打工三倍,香港時裝嗰時係好好做,黃金時代!80年代綜合都係靚人,朱玲玲、陳百強,好多。」

「最代表一定馬郭志清(Joyce Ma),因為佢帶領咗歐洲嘅潮流嚟香港,Joyce係唔止香港,係亞太區第一間有齊咁多國際品牌嘅綜合性嘅fashion shop,令香港時尚氣息和全世界接上、同步,Versace、Armani 、Yohji Yamamoto、Issey Miyake等,都係80、90年嘅。」


90年代 各地爭請做騷

代表女性:薛芷倫、林燕妮

「90年代面對回歸,所有國際傳媒都進駐香港,睇住香港點發生、點回歸。因為咁,全世界都關注香港,國際性exposure喺整90年代最厲害,全世界好多國家請我哋去做騷,嗰時最關注係ball gowns,嗰時真係薛芷倫(圖)時代,佢又靚,着衫又好,好有嗰個年代、要靚到最後一刻嗰種格調,真係好有代表性。」

「同一時間,97年又好多移民,留低嘅又好水漲船高,走與唔走,有好多恐懼,導致好多家變,係一個好奇特嘅時間。另一樣要講,係Giordano,佢嗰時係破天荒,將過去嗰種馬獅龍、Bang Bang 70、80年代嗰種服裝零售,張力、角度拉得更加大,個佔有率更加高,往後嘅都係跟佢,就算Uniqlo都係跟佢嘅路線咁去做。」因為享受設計,亦不想重複做晚裝,鄧達智在97年後開始摸索新出路,成為最早期的航空、港鐵、高鐵制服設計師。


2000年 香港時裝師北漂

代表女性:馬詩慧

「香港回歸之後,大家要面對一個好大嘅落差。2000年前,fashion係一件事,會去講;2000年之後,fashion係生活一部份。內地開始好繁盛,2003年之前,內地係冇國際品牌,對香港設計師嚟講,好有利,香港時裝發展以前嗰套,可以搬去佢哋度做,佢哋好相信香港設計師講嘅嘢。」鄧達智坦言那時享受國際設計師待遇,坐頭等機、出活動收錢、騷上出幾多套衫收幾多錢、肯謝幕另計,各類顧問費任收,當年未紅的黃曉明、范冰冰也企後排。

「當然只係短短幾年,之後佢哋培植咗本土設計師,好快出現幾代人,睇住佢哋一大堆一大堆labels咁上,但去到2014、2015年左右,就又走下波。」鄧達智說:「呢十年嘅話,我會諗起馬詩慧(Janet Ma),代表個種come back。因為佢喺80、90年代已經大紅過,當佢嘅細路大咗,佢再出返嚟,出席咁多活動都咁受人歡迎,唔使行騷,係坐喺度已經係一個氣場,佢先係KOL。」


2010年後 重寫時尚秩序

代表女性:鄭秀文

「呢個係一個好詭異嘅時代,有網絡、有網購,加埋KOL、靠marketing嘅年代,好困局。就算你已有名氣,好似Simone Rocha,佢除非有好大嘅如LVMH嘅backup,否則都好難生存;好似做得好好嘅Cos咁,你用Cos嘅價值,去買designers做、應該貴十倍嘅嘢。疫症之後,所有秩序要重生,𠵱家疫情未過,我哋要點樣去重寫個秩序呢,時間未到呀!」至於自己40年時尚人生,他總結為「作為一個設計師,我慶幸我過咗喺設計師可以用好proper去approach fashion嘅時代,我係經歷咗。」

■鄧達智指97年前準備好離開香港,但後來因家中有事而留低至今。

■鄧達智推出新書《衣路歷情》,由好友劉天蘭透過文字側寫自己。

幾怕擺自己上枱

鄧達智坦言幾怕將自己擺上枱,「呢個係自己專業,同埋每個人都有一個理想,我𠵱家achieve到嘅嘢,離開我理想好遠,我何德何能去做呢樣嘢(回顧)呢?」拖足十年,其間寫祖家元朗的食玩鄉情都出了幾本書,今年推出兩本新書,一本由好友蕭芳芳、劉天蘭側寫鄧達智,另一本相集收錄他40年的時裝歲月。

鄧達智說:「97年前準備好一切離開香港,好朋友Jimmy Choo喺倫敦近海德公園已開workshop租定工作室,諗住兩個人一齊孖住上,有個照應,因為屋企事,返一返香港就一直留低。」世事不似預期,慶幸在今年一片渾沌中出了書,「過去一年,It’s a good time,未來會經歷啲乜,我哋都唔知道。」

更多精采時尚內容,盡在http://add.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