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記者自白: 各守崗位 尋常也動容

《蘋果》記者自白: 
各守崗位 尋常也動容

蘋果日報大樓被200警員大搜查後,《蘋果》發出呼籲,文章中我最喜歡這一句︰「也許《蘋果》從來不討人喜愛,但連《蘋果》都守不住,還談何新聞自由。」是的,《蘋果》從來不討人喜愛,有時做街訪,還會反被訓話︰要持平啲、唔好咁偏頗。有時有人知你做「毒果」,又會鍾意拮幾句。

來到這裏,讓我進入到港聞的世界,從沒有概念、不斷犯錯,到今天比較認識newsroom如何運作、如何去寫一單新聞,以及這裏所給予的空間(尤其是過去曾經歷過審查,呢樣唔寫得嗰樣唔寫得)。當然,寫無聊新聞的時候還是會有好多啦,但這裏有這樣的空間,還有一眾好犀利的同事。

於是,黎智英及四名高層被捕、昨日上演200警到蘋果搜證的那一幕警員肆意到記者的檯面「揭嚟揭去」,雖然不在公司,但從直播看着,還是會有種很強烈覺得尊嚴被踐踏的感覺,不是在衝突現場,而是在報館。

第一次看印刷流程大開眼界

剛好這段時間返夜更,被臨時徵召回公司做直播。晚上回到辦公室,這裏早上至黃昏明明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同事們還是努力在工作。當時沒有意識到,事後才明白為何這麼多人看着直播會動容,你看到他們正「如常」編輯、校對、埋版、印刷,日復日重複的工序,其實卻是隨時都有可能再看不到這樣的情景。

朋友們說,看到newsroom埋版的那些日常,就想起《The Post》,《華盛頓郵報》因報道「五角大樓文件」,被政府以國家安全之名要求停載,打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最後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新聞自由壓倒所謂國家安全。但我們始終沒有真正獨立的司法機關把關。

過往做完採訪,交完稿之後的後續,幾乎就與我無關。加上,其實我早早已不是買報紙的人,看新聞都在電子媒體上看,如此看到一張報紙的誕生,當中涉及多少人的努力,才能把一份份報紙交到讀者手上。這夜人生第一次進入印刷房看到印刷的流程,真是大開眼界。

記得黎先生在25周年的報慶說過,那時國安法將臨,他說︰「我哋對住國安法嘅做法就係,你哋用返自己對自己嘅責任、對社會嘅責任、對家庭嘅責任去做呢份工作……你哋攞住你哋嘅良知、對社會嘅良知去做,我唔會逼你哋去點做,蘋果日報做到今日咁,係你哋造成㗎。」

對啊,也許《蘋果》從不討人喜愛,過去也牽涉很多的爭議,但,這裏仍然有很多人在支撐着。
記於8月11日下午1時 李雨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