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傳媒被轟 警:會優化

篩選傳媒被轟 警:會優化

【本報訊】警方前日大舉搜查蘋果日報大樓,安排「可信媒體」進入封鎖範圍採訪,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郭嘉銓辯稱,這是警方首次試行有關安排,警方已聽到不同意見,會作檢討及優化。記協批評警方安排不公平,做法與政府政策不同,質疑警方試行安排之目的。

網媒「香港01」周一引述警務處長鄧炳強表示,警方安排「可信媒體」進入封鎖範圍採訪。郭嘉銓昨補充,該試行措施是要便利傳媒採訪,增加警方工作透明度。篩選準則是以不同類型的媒體,如電視台,電台等15間機構入內,強調已有一定廣泛性。警方已聽到不同意見,會作檢討。

記協主席楊健興批評政府對待傳媒應該平等、公平、公正,不應該區分媒體是否合作,他不明白為何有個別部門作出的安排,與政府政策不同。記協事前並不知道警方最新採訪安排,前日在現場都不敢相信自己所見所聞,質疑警方相關目的。

學者:港新聞自由已死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資深大律師湯家驊也認為警方有關做法不理想,根據一般新聞自由原則,採訪應該一視同仁,不應該分辨哪些傳媒可以接受,如果有正式記者證,又屬於傳統上大家熟悉的傳媒,不應該得到不同對待。

政權一再以所謂「國安」為幌子打壓香港人權及公民自由,持續引發本地及海外非議。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瑞凱德(Keith Richburg)接受港台英文台訪問時指出,即使在獨裁的威權國家,他亦未曾見過類似的搜查。他形容香港的新聞自由在這天已宣告死亡,而新聞自由是被中央政府、特首林鄭月娥及警察所扼殺。

他及後再於個人社交媒體說,警察在報館大肆搜查,是令人震驚及羞恥的,「我們所熟悉的香港已變得面目全非」。對於警方篩選傳媒,瑞凱德形容這是標誌着香港新聞自由的終結;警方只想要卑屈、奉承的媒體,讓新聞淪為政府宣傳品(Popo only wants subservient media - also known as propag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