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道】香港破後難立-藍友斑

【樂活道】香港破後難立-藍友斑

潮流興講「加速師」、「加速主義」,民意兩極化,深藍和深黃各執一詞,但若細思兩者的講法,在我眼中黃藍之別,是大家所看的利益之不同。深藍者大多是社會的持份者,他們掌控較多的社會資源,作為既得利益者,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自然是首要考慮,因此他們不求變。深黃者大多沒有豐厚資源,本來無一物,他們追求理念,其次才是資源。

由政治的二元對立,衍生至經濟對立,整個社會中間所出現的極大鴻溝,到底是怎樣造成?這是能寫十萬字的論文課題,我只能從印象推論:歷來的特區政府當然「居功至偉」。

香港回歸以來,經歷四任特首,每任特首的做事方法都很不一致,每一屆都很斷斷續續,政策上沒有太大連貫性,給人亂出拳之感;太遠的例子如「八萬五」已不多講,單從去年修訂《逃犯條例》一役,相信林鄭三更回首,會非常後悔當初強推這道無謂的法例。

古人常說先破後立,在我眼中今次香港經此一役,已經破盡難立。社會要有蒸蒸日上的新氣象,首先需要一個充滿力量的政府,當初大陸說給香港「港人治港」,主要是透個一系列的「經理人」,以地頭蛇的智慧去管治香港。現實是無論新東家有多放任,老闆一定混進主觀意志,會將一些他眼中的「好事」混入管治之中,地頭蛇的特區政府面對兩個老闆,事事以北京意志行先,於是越走只能越傾斜。

林鄭連任機會大

從權力架構來說,市民從來無票去選特首,政治權力任命來自北京,因此特區政府的所謂高官,在意識形態上只能與「地頭蛇」越行越遠。香港如今面對的困局,大多來自這一根源。

另一點最令我感到香港破後難立的原因是,我悲觀地認為林鄭連任的機會很大。全因為美國已經實施制裁,令特首這個位置更令人望而生畏,如果有人想做特首,首先要立投名狀,將自己的名字身家通通押上。

在政治和個人利益的抉擇下,大部份人都選擇後者,而對北京來說,林鄭到這一步,已經是將自己餘下的人生都all in了,這樣的條件,反而成為她獲得連任的最大籌碼。

縱然香港在林鄭治下撕裂至此,但她的毫無保留,很難有其他建制中人可以和她一比。她是政務官出身,如果做特首的條件是不用有任何想法,只需要將上意執行到底,那麼林鄭的連任,是可以預見的。對於建制來說,突然要選一個人去取代她,一時三刻也無法找到這樣的繼任人。這將是香港的悲歌。

藍友斑

fb.com/bernardlam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