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訂國安法、起訴多位民主派人士、大幅DQ民主派初選勝出者、押後選舉、成立臨立會2.0 、拘捕黎智英及壹傳媒多位高層等,令香港進入一個紛擾不斷的黑暗新時代。如何自處及應對威權的策略,涉及各人對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不同認知、想像和判斷。言人人殊,難有定論。我沒有足夠智慧給大家甚麼好意見,只能與大家分享一位聖經人物。他的名字叫拉撒路。
拉撒路死而復活的故事記載在《約翰福音》第 11 章。他與兩位姐姐馬大和馬利亞住在伯大尼,同是耶穌的好朋友。拉撒路病了,快要死。馬大和馬利亞叫人去找耶穌,告訴耶穌拉撒路病危,希望耶穌快點來救他。
耶穌並沒有立即去。等了兩天,他才出發。耶穌去到時,拉撒路已入了墳墓四天。馬大和馬利亞都對耶穌說,若他能早些來,拉撒路就不用死了。耶穌看見他們因拉撒路死了而憂傷,雖然他知道拉撒路會復活,但他仍是哭了。耶穌去到墓前,叫人把擋着的石頭挪開。馬大對耶穌說,拉撒路已死了四天,必已經臭了。耶穌回答說,人只要信,就可看見神的榮耀。耶穌叫拉撒路出來,死了的拉撒路,就活過來走出來了。
把拉撒路比喻作香港當前的狀況,或許讓我們能得到一些啟示。拉撒路病了,愛他的人都不希望他死。但拉撒路還是難逃一死,且這經歷是痛楚及使人憂傷的。要復活,拉撒路先要死。若不經過這死的歷程,就看不到能從死裏復活所彰顯的榮耀。
死亡經歷漫長苦難
同樣,香港已病了一段時間。愛香港的人,都希望香港能不用死。但在中共為香港直接制訂國安法後,香港的自治已不能不死,且已死了。即使我們有信心香港必能浴火重生,但在這死亡的過程中,在還未重生的這段時間,在這黑暗的時期,愛香港的人,都必感痛楚難過。
《聖經》沒有交代在這四天當中,拉撒路是否全無知覺。若他的靈魂未滅,在等待死後要去哪處的這段時間,他的感受會是怎樣?他會否懷疑耶穌不會來救他?他會否不相信耶穌有能力救他?若拉撒路還有知覺,他可能會有一大堆問題要問。在黑暗中難知時間,因不知已等了多久和還要等多久,拉撒路必然感到過程非常漫長和難過。
香港將會經歷一段不短的時間,要躺在暗黑的墳墓內。但肯定港人在這香港已 死的過程中,會如拉撒路般百感交集,這也是最艱難的時候。即使我們都相信香港必會有重生的一天,但在這黑暗的時期,我們只見到當權者運用權力不斷打壓抗爭者,我們會懷疑香港真的能重生嗎?要捱過這段暗無天日的日子,會是極大的挑戰。
拉撒路是死後四天才復活,但耶穌是死後三天就復活了,拉撒路經歷死亡的時間比耶穌更長。耶穌是刻意要等到四天後,在拉撒路的身體也臭了,才去使拉撒路復活。背後的原因,《聖經》沒有解釋。但當拉撒路復活時,致他於死的病也同時被治好了。香港要經歷死亡,並要忍受一段不短的等候時間才重生,或許就是要令香港原先的致命病源,隨着香港自治的死亡也徹底死掉。到香港重生時,香港就能有一個真正的新開始。
讀到這裏,請不要對號入座,我無意在此比喻外國勢力是耶穌。在《聖經》,耶穌是耶穌。把這故事借用到香港,耶穌還是耶穌。我的重點是,所有仍願相信香港會有重生一天的人,要明白能使香港重生的力量是超越個人的。在等候重生的歷程,會是黑暗和痛苦的。但若能捱得過,就可迎向新的生命。
戴耀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