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勒令字節跳動賣TikTok,聲言聯邦政府將抽佣。地產佬出身,特朗普拿這宗買賣作出租物業,政府幫業主搵到好客,收取「鞋金」,應該吖。可是政府當地產經紀,則不難害得張曉明副主任要用港式廣東話嗌多次:「有冇搞錯!關你乜事?」
《華爾街日報》評TikTok買賣,讀者踴躍回應,共識是:擱下應否強迫賣TikTok不說,政府收「鞋金」之議,跟資本主義私有產權精神相悖。有一位如是說:「2016年大選我支持特朗普。我不認同聯邦政府有權收佣金,即便如此,今年還是會投票給他。」雖非盲忠鐵粉,這位讀者所言對特朗普的選情不無啟示。
眾所周知,武漢病毒打沉美國經濟,GDP大跌、失業率飆升至雙位數字,加上警察跪斃黑人觸發全國暴動,民調差不多一致顯示特朗普陷入挨打,支持度落後於民主黨的拜登;不是落後四、五個百分點,而是落後一、兩成。民調若是作得準,毋須等選舉,特朗普應吩咐其夫人及早執定包袱遷出白宮。
民調未必準確
上一趟大選卻告訴大家,民調不可靠,那怕是投票結果也做不得準。以得票多少論輸贏,希拉莉理應當選——她得票比特朗普多近300萬。得票多而沒有住進白宮,皆因總統選舉另有遊戲規則,是以選舉人票定勝負。特朗普贏得306張選舉人票,比希拉莉的232張多。
美國是由50個州組成的合眾國;不論人口多寡、面積大小,在憲法面前每個州都咁高咁大,各有兩張選舉人票。國會的參議院由是有50乘2,共100名參議員。此外,每個州又按人口比例分配選舉人票,大概每70萬人一張。加州的人口最多,近4,000萬,合共55票。懷俄明的人口最少,不到60萬,依然獲配一張,即合共三張選舉人票。國會的眾議院按每個州的人口比例選出435名眾議員。故此選舉人票的總和是535,同100名參議員加435名眾議員一樣。
顯而易見,無論是劃分國會為參、眾兩院或按人口比例分配選舉人票,美國的憲制設計旨在中央與地方之間取個平衡,力求避免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遊戲規則導致分崩離析:人多蝦人少,固然令人少州分萌發異心;中間搖擺州分左右逢源,從中取利,同樣刺激大州分走自己的陽關路。為了凝聚向心力,絕大部份法案雖是由眾議院起草,還須彰顯地方權力的參議院首肯;而總統任命內閣成員乃至聯邦法官亦須參議院確認;總的而言,地方有權制約中央免為魚肉。
賦權地方的憲制讓兩黨爭持激烈的所謂搖擺州分有四両撥千斤的威力,從而主宰總統選舉大局。當中地處中西部的俄亥俄、密歇根、賓夕凡尼亞等州最為要緊。2016年選舉,希拉莉一心以為鴻鵠將至,認輸演辭也費事寫;可是賓夕凡尼亞州一有結果,即使知道大勢已去,卻無言以對選民,須待到翌日才按傳統致認輸演辭。
分析家們吸收教訓,這一回聚焦搖擺州分的民意取向。《經濟學人》按此炮製模式,推斷如若今天舉行大選,拜登超過九成機會勝出。然而教訓又不止於突出搖擺州分的關鍵作用,且顯示民調根本就靠不住。此亦是《華爾街日報》讀者心聲足堪玩味之處。此話怎說?
大家當又記得,那趟競選特朗普的醜聞頻傳;給娼妓掩口費有之,侮辱女性的狂言錄音有之,加以多次離婚,傳統教徒尤其是女性怎能容忍這副德性?投票結果可顯示特朗普的鐵粉恰恰是這群選民,他們當中達九成以上支持他。結果出人意表,無他,教徒擁躉大都不願意當着調查員承認支持道德敗壞、滿身銅臭的特朗普。何以有此抉擇?
答案簡單不過:希拉莉。她支持墮胎,特朗普則反對;克林頓荒淫混賬,較特朗普有過之而無不及,希拉莉可姑息包容;她巴結華爾街財閥尤甚於特朗普。總的而言,那是個偽君子與真小人之取捨。希拉莉輸,因為搖擺州分的選民識穿其虛偽。三個月後選民將如何取捨?讀者心聲:特朗普縱有千般不是,烏眉瞌睡的拜登,78歲了猶迷信政府萬能,怎揀得落手?
楊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