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等多名高官遭美國制裁後,質疑美方公開他們個人資料違反人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亦指美方違反「數據道德」。不過翻查港府網頁,同樣有公開被聯合國制裁的恐怖分子個人資料。有大律師指,雖然美方與聯合國的制裁標準不同,但公開被制裁人士的個人資料是避免「誤傷無辜」。
批評雙重標準
翻查港府保安局及商經局網頁,均有上載被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指定為恐怖分子或與恐怖分子有聯繫的名單,再由港府根據《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作公告。其中保安局最近一次更新是上月中由局長李家超發出公告,附有多名被聯合國安理會制裁的人,包括其全名、出生地點和日期、地址、國籍及護照號碼等。
大律師蔡騏回覆查詢指,有必要將受制裁人士個人資料公開,以免企業與被制裁的人進行交易,或認錯其他人,港府之前亦有如美方做法,將被制裁人士資料公開,斥港府和私隱專員公署說法偽善和雙重標準,否則當局也應批評聯合國的做法違反人權和「數據道德」。
有指香港高官已像聯合國定義恐怖分子般被制裁,蔡則指不可以說港高官等同恐怖分子,因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標準較美方高,今次美國是依據《香港自治法案》,針對有損香港自治和損害人權人士制裁,「已經係好嚴重嘅級別」,而美方進行國內制裁,其他國家無責任公開美方制裁名單。至於其他西方國家會否像美國般制裁港官,則視乎該國家不同法案和標準。
立會議員涂謹申指,港府根據聯合國制裁令執行制裁決議時,也是依法在香港公開被制裁人士的詳盡個人資料,包括出生地、住址、證件號碼等,以便香港的機構、企業遵從制裁令,和日前美方披露受制裁人士個人資料詳細程度相若。涂表示,不知道林鄭及政制局局長曾國衞等官員是否持雙重標準,但曾國衞曾任入境處處長,負責禁止某些聯合國制裁人士入境,應知道港府披露的標準,不理解他為何對港府披露資料標準也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