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抗爭如水嗎-林夕

不是說抗爭如水嗎-林夕

本欄連續在《泛民不總辭,還待何時》與《凌遲抑或犬決更矚目》兩篇文章,曾「戮力」建議民主派總辭,要「趕在人大做出決定之前」、「要趕在若延任而被DQ前」、「要趕在變相又變態的臨立會宣告之前」。

只是這樣一個呼籲,一個分析利弊、講道理的建議,也毫不意外地,像跌在地上的骨頭,惹來頗多的藍絲陣地用來咬民主派,也順便嘲笑本人天真,正中了他們,即係建制派與港共政府下懷。

當然,一向跟「傳統民主派」有深仇大恨似的陣營,見縫插針,借總辭呼籲來奚落嘲笑他們的對手,其實,已經可以用「敵人」來形容了。

1)本人絕無針對逼迫民主派在任與候選議員的意思,更談不上要奚落他們稀罕那議席那薪酬,那是另一碼事。「民主派」的範圍越拉越廣,這名稱也歷經政治生態的滄桑,曾經叫「泛民」,後來「光譜」闊過政府的龍門,有修正為「非建制派」,彷彿有些黨派主力不是為爭取民主似的。

沒人相信我會針對眾志星散後的火種,以及本土派素人參選者吧,那麼「傳統民主派」就只剩民主黨與公民黨了。

2)本人最不願意看見的風氣,就是一竹竿打沉整條船,不少對這兩黨不滿的人,從我的呼籲發酵出揶揄,不外乎一大點:在議會內無所作為,做做樣子。結論是怎捨得那薪酬?

公道點吧,民主黨中人,林卓廷、許智峯、鄺俊宇多少次在混亂街頭,站在遊行示威者與警察之間,擔起了調停與保護群眾的重擔,許智峯屢次被警察奚落是監犯,林卓廷被誣衊為元朗黑夜推手,鄺俊宇站在最前線跑來奔去;那半年,血漬滿街頭,也忘了他們汗水之外,有沒有濺血。警員在現場視議員如宿世仇人,隨時會盲眼跛腳,也對得起選民了吧。

至於公民黨,譚文豪衝得最前,郭家麒郭榮鏗也沒有缺席過,但留在議會內的,也不能說尸位素餐。不是說,抗爭如水,手足登山,各自努力嗎?每人有每人的專長與崗位,陳淑莊、楊岳橋專注替被捕人士提供法律支援,沒出現在街頭影片中,不等於他們沒做過事。

薪酬?錢?不如先問問他們是否為了立會薪酬,才選擇參政,須知道他們這個陣營,一進去,就成為中共與港府眼中釘,未必人人參政,就是人人都想參政而只為那酬金。

(本人澄清聲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