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港鐵沙中綫工程影響,土瓜灣多幢大廈牆身曾出現裂紋,近日有市民發現使用近40年的東九龍行車天橋驚現「移位」疑雲,九龍城道近浙江街對開的橋身駁口位縫隙疑持續擴大,有駁口位闊度更達25厘米,管道電線外露。居民質疑當局隱瞞,「有冇危險都應該要公佈,係咪冧咗先講?」有工程師視察後相信事件與天橋石屎物料老化後,伸縮縫持續擴闊有關,或有機會影響行車安全。
東九龍行車天橋是本港其中一條車流最頻繁的雙線雙程高速公路,市民張先生指,本月5日行經九龍城道近浙江街對開行人路,赫見行車天橋橋身一個駁口似有移位,橋內管道被扯開露出電線,曾有吊臂車升起工作台至橋底,但未見工作人員在場,現時橋底加裝接水鐵盤,並接駁一條新水管引水到地下,但擔心一旦下大雨,雨水直瀉地面,影響行車安全,促請有關部門改善。他質疑事件與橋身移位有關,認為政府不向外公佈做法鬼祟。
結構工程師李智明指,行車天橋駁口普遍設有梳形厚鋼板伸縮縫模具,應對天氣溫差熱脹冷縮,初步評估橋口接駁位闊度達25厘米,或接近舊款伸縮縫上限,但未出現嚴重沉降。
路政署:未超出設計標準
路政署稱今年4月的定期巡查確定道路狀況良好,伸縮縫沒異常,經查詢後再派員檢查,量度伸縮縫距離後確認沒超出設計標準,天橋結構安全。署方今年3月為伸縮縫範圍的雨水渠管加裝水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