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茶包風雲

【飲食男女】茶包風雲

你一定喝過他們出品的茶包吧!在各大公司的茶水間,總會見到它的蹤影。以中式茶葉製作,一沖一泡,茶香氤氳中,風行全球四十年。它是陸羽茶包,以香港作為生產基地,把中式茶包推廣到全世界,但有沒有想過,要令茶包融入大眾生活,需經過困難重重,才有今日苦盡甘來的清香?

「頭兩年,我們一直蝕錢,蝕到不見天日,市場完全不接受中式茶包。」陸羽茶包創辦人王芝泰說。說起來並不奇怪,那是八十年代,香港人深信水滾茶靚,喝茶自然要選原片茶葉,根本不會接受茶包。

王芝泰年輕時在美國的煙草商行工作,學習了美國人的廣告營銷手法,後來到立頓茶葉公司上班,做紅茶推廣。那時候,英式紅茶包在港大為流行,成為一種時尚。「我在想,可不可以試做中式茶包呢?」

王芝泰寫了長長的計劃書給英國總公司,但他們經過詳細的市場調查,考慮了三個月,發覺很困難,就把計劃擱置。王芝泰心有不甘,總在想,為何英式紅茶包可以受歡迎,中式茶包卻不可為呢?於是,鐵了心辭職,開創陸羽茶包。

兩父子雖然成長背景不同,卻同樣熱心於廣告和市場推廣。

開創中式茶包

以為有想法有魄力便會一帆風順?王芝泰一起步就波濤洶湧。首先他想打入餐廳市場,但處處碰壁,酒樓飯店酒店都不接受,客人總認為用茶包沖泡的茶,永遠不夠味。王芝泰發現此路不通,就改變策略,主打家用和公司市場。

「我們很捨得花錢做市場營銷,找People & Grey的人才幫手,他們後來成為四大廣告公司。找顧嘉煇寫歌、搵呂方唱歌、花了100萬做電視廣告,還擺攤位讓人試喝及派發樣辦,結果真的能打入超級市場。」進入超市後也不易為,若果銷量不好,隨時會被下架。王芝泰試過為保銷量,一隻腳踏入灰色地帶。「說個秘密你聽,我們試過自己去每間超市,回購自己的貨品,令它保持一定的銷售流量。」他們花這麼多錢,就只為產品可繼續留在超市架上,供人認識。

八九十年代,不少電視廣告都可見到陸羽的蹤影。

由於做廣告出身,王芝泰一直很願花錢做推廣,贊助慈善活動。

經典的茶包設計,陪伴了多少人成長。

在超市站穩了陣腳,另一個大問題是商標,在香港要用古人的名字作商標,基本上是極度困難的。你不能稱你的品牌為邱吉爾或孫中山,賣糭子不能稱之為屈原糭。王芝泰因為喜愛茶聖陸羽,並欣賞他對茶葉的專注精神,決心要用來作品牌名字,跟政府申請,花了三年時間作審查,證明公司出品的茶葉有一定質素,最後政府才首肯批准,可算是一大突破。踏入90年代,碰巧香港經濟起飛,快靚正成為主流文化,中式茶包的方便快捷,極適合當時的上班族。不少公司向他們入貨,令陸羽茶包的生意進入順境,而王芝泰還是一樣,邊做推廣邊控制生產。

當然一味靠推廣不能長久,要留住客人最重要還是品質。「最好的茶葉,一萬元一斤、數千元一斤的茶葉,生產過程中都會出現茶碎,碎了破了,賣不出高價,我們就拿來做茶包。」王芝泰說。他們專門到各大茶園,收購高質素的碎茶,茶葉雖然碎,但卻一樣香濃夠味。

收購碎茶製作

收購回來的茶葉,需要清洗,然後切割,因為做茶包的茶葉不能太大,要切成1.5毫米左右,否則難以快速出味。清洗後要用風機吸走雜質,之後是混茶,把數款茶葉混在一起。為何不用單一茶葉呢?以普洱為例,為要色香味俱全,他們用上三四種普洱茶葉混合,有些夠色水,有些夠陳年味,有些則取其茶香,各有各專長,就能取長補短,做出好的茶包。

陸羽茶包多年來最好賣的還是普洱,從中可窺見這幾十年來,香港人喝茶的習慣。

製作茶包第一步需要切割茶葉,令茶包更快出味。

整個混合程序大概需要三至六個小時,並使用一部老機器製作,這台老古董來自日本靜岡,混出來的茶葉非常均勻,而且風機高質,連細微的雜質都能吸走,非常安全。王芝泰笑說,他們在八十年代花了30萬元買機和組裝,從前覺得很貴,但想不到機器能沿用至今,而且質素超班,現在想來這筆錢花得很化算。除了控制茶葉質素,他們做茶包還有兩大堅持。第一是用英國或德國的過濾紙,品質比較穩定,比大陸貨貴三分一,但令人飲得安心,還是值得的。另外一個是他們引以為傲的設計,那就是茶包上並沒有書釘。坊間的茶包到今天仍然有一口書釘,但陸羽茶包早於80年代已用新技術,製作沒有書釘的茶包。

「始終是放入口的東西,有金屬,就是不好。」王芝泰說。他們是香港首家公司生產不用書釘的茶包,當年連阿拉伯國家都有不少廠家來港取經,了解他們的生產技術。

拒北上留香港

由於在香港有一定名聲,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吸引不少港商北上設廠,但他們卻選擇留在香港。「當時覺得大陸在品質控制方面未夠好,令我們有很多疑慮。現在發覺當日的選擇是對的。今時今日有香港製造這招牌,在世界上,還是令人有信心的。」

能留着香港的廠房和生產線,又創作過一流的茶包設計,拼搏了半生的王芝泰,亦有感自己已經完成任務,是時候放手讓下一代接手。王芝泰的兒子王廷留學英國,並在當地開設貿易公司,當聽到爸爸的一通電話,說身體已大不如前時,就決定放棄英國的生活,回流香港繼續家傳事業。

「我知道爸爸對這個品牌有感情,所以決定接手,但當然很有壓力啦。」王廷希望可把這個中式茶包品牌連結到新時代,第一步,他重新設計品牌商標,找一位書法家重寫「陸羽」二字,望有一種新的感覺。

冷泡茶接時代

第二步是推出新系列的茶包,吸引年輕一代。「因為香港太熱,現代人又喜歡喝凍茶,於是我便想到出產冷泡茶。」王廷到日本靜岡縣茶園找合作夥伴,試了很多款綠茶,愛上了其中一家有百多年歷史的茶園。

偏偏那茶園四代人都不出口茶葉到外國,百多年來只內銷日本,直至王廷認識了茶園的第五代傳人,他們發覺陸羽這品牌多年來一直風行全港,覺得是可靠的合作對象,於是決定一起推出聯乘產品。

王廷發覺多年歷史的家業並不是包袱,反而是很好的資產,跟日本茶園反覆測產新茶,把茶葉用上不同方法切割,再試了蒸炒烘等方法,務求令它的味道可在短時間內發揮出來,最後成為了一款全新的手搖綠茶,只需放冷水沖泡,手搖幾下即可飲用,非常方便。

「現在想來,爸爸當年打好的根基,其實非常寶貴。」王廷不會忘記,自己小時候,一直聽到爸爸對他說,希望全香港的人,都可以一個大眾化的價錢,喝到一杯不錯的茶,不想品茶成為小眾有錢人的玩意。今天,兩父子信念一脈相承,還是深信在香港生產的茶包,仍有所作為。●

王芝泰希望在質素和價錢上得到平衡,茶包廉價得來,又有點質素。

新出品的手搖冷泡茶迎合年輕一代,與過去的茶包風格並不一樣。

手搖冷泡茶隨茶包送茶樽,方便而環保。

來自靜岡的綠茶茶園,直到第五代傳人,才肯首次將茶葉出口到外國,與香港品牌合作。

這套日本機器另一優勝之處是可以吸走雜質,保持茶葉乾淨。

兒子出生那年,正正是陸羽茶包面世的一年。今天兒子長大了,而品牌又展開了新一頁。

王廷每天會試多款茶葉,測試質素。

茶包用的濾紙來自歐洲,近期疫情關係影響航運,對他們的生產亦有影響。

萬天茶行有限公司(陸羽茶包)

地址:葵涌工業街7-9號粵南工業大廈4字樓

電話:24891639

撰文:呂嘉俊

攝影:潘志聰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