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專題:創腕力協會帶隊友衝向世界 數學老師教拗手瓜

周末專題:創腕力協會帶隊友衝向世界 
數學老師教拗手瓜

小時候是「運動白痴」的鄺梓文(Tommy),在中學靠一雙手「拗」出一片天。四年前創立香港腕力協會,一心為自己搭建舞台發光發亮,但外闖過後才驚覺世界之大。回歸初心,他現積極推廣腕力運動,辦訓練班、帶隊比賽,視成就他人目標為己任。

記者/攝影:麥卓溢

■Tommy(右)四年前與阿宗成立香港腕力協會,藉推廣腕力運動擺脫「小遊戲」之名。

周六彌敦道一所夜校書院課室內,時而傳出運勁時發出的吼叫聲、時而傳出吶喊助威的叫聲,空氣瀰漫着濃濃剛陽味,正是香港腕力協會主席Tommy在指導新手。「初中已開始拗手瓜,後來知道新加坡腕力協會創辦人年紀相若,就想我都應該有能力,就開了個『香港腕力協會』page,當時只得我一個like。」Tommy在網上幾經辛苦終找到一個只得數個成員的拗手瓜群組,成功召集一眾熱血男兒:「一開始一班人在樓下公園玩,阿伯在下象棋,我們在旁拗手瓜。」參與人數越來越多,一年間協會從擁有第一張比賽枱、到有健身中心慷慨提供地方訓練、發展至組隊出外參加比賽。

■Tommy指拗手瓜意外多發生在初學者身上,只要有合適場地配合正確手部擺位,受傷風險相當低。

兼職教書更專注會務

眼見今日手臂壯碩的Tommy,難以想像當年的他是一個跑兩步都氣喘的胖子:「我小時候是運動白痴,跑50米、100米都氣喘,小學體育堂教跳遠、跑步、球類等主流運動,基本上都與我無緣!」他笑言自己小時候在同學間難以找到存在感,惟有在拗手瓜上未逢敵手,升中後開始接觸健身減肥,令Tommy擺脫「運動白痴」之名,更靠拗手瓜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後來升上科大成立香港腕力協會,Tommy坦言希望自搭舞台,想在這個運動上有更大成就。

身體借力不算犯規

然而,世界原來不像他預期。2017年,Tommy率隊廣州參加公開賽,與世界級高手較勁。兩位隊友在賽事中穿金戴銀,自己反而空手而回,不禁令Tommy重新思考初衷:「見證到甚麼叫天外有天,別說全世界,就算在香港,比我有天賦的其實大有人在。」經過一番自我質疑後,Tommy重新出發,退居幕後辦訓練班、帶隊比賽,希望可以藉腕力協會幫助一班有興趣、有天賦的人「拗」出名堂,成就他人的滿足感。從科大畢業後,Tommy在一所夜校擔任兼職數學老師,彈性上班時反而令他有更多時間投放在會務上。不過,受今年武肺疫情影響,有不少的國際賽事都已經取消,他表示現時目標是來年八月率隊,到東南亞參加高手雲集的Premier 101賽事,吸取更多實戰經驗。

在網上搜尋「拗手瓜」或「腕力運動」,經常出現到「意外」、「受傷」、甚至「斷手」等的關鍵字。不過,Tommy指拗手瓜實際上相當安全,國際賽事中亦鮮有發生嚴重意外。另外,坊間常誤解比腕力時身體不可郁動,否則是借力犯規。Tommy解釋指拗手瓜的動作是以肩膀的旋轉肌主導,但由於旋轉肌較細,必須同時靠身體向下增加力量,否則很容易受傷。另外比賽時選手只需單腳觸地,另一隻腳可在不觸碰對手的前提下任意移動,可勾住桌腳發力亦不算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