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銅鑼灣這座十一樓的大本營望出去,惠康超市後門旁的那家日本Donki新店,休管它疫情日日三位數的不褪不依不饒而人潮仍然不斷湧來,畢竟是貪新鮮,這Donki殿堂人人不驚不安,也是意想不到的運氣。猶記剛開幕那幾週,排隊人龍繞過橫街幾達維園邊界,比起馬會投注站初開放時的人龍過之數倍,可見馬迷遠不及日本東洋產品迷;等到以為新鮮潮剛褪,才好整以暇想進去觀光,不料到了門口仍需要排隊,好在人龍較短不必打退堂鼓,店內仍鬧烘烘的,四層樓人丁興旺,到了二樓一角的關東煮,照老友幗儀吩咐拍了幾張照片;不明白她何以偏愛此味,一大鍋褐色湯飄浮着油豆腐、黃芽白及有餡肉的不知什麼菜葉包起來食物,看過照片後的她竟問我其味如何?試問無枱無凳,怎有胃口在此摩登大排檔前開餐試食?任你多愛東洋小食也未必能接受這進食環境,過了幾天,竟見到維園內、後樓梯角落及馬路旁席地而坐的低頭食飯盒一族,開始禁堂食之日的怪現狀。
Donki有如小型的Sogo熟食生食店,如其他日式雜貨鋪,算是改良版的街市,但價格則比街市略高。猶記之前銅鑼灣那家二樓的Aeon也頗受歡迎,比Donki優勝的是它有足夠空間可坐下來開餐,Donki的顧客只能帶了食盒到樓下轉角處站着吃,可憐興沖沖上門來,狼狽下堂去。不由不佩服此城多的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這一角落曾有東湖、鳳城、潮州各大餐廳食府,也曾客似雲來,但是始終敵不過年年風高浪急的被迫息鼓偃兵,這家Donki名為驚安能否安然無恙,恐怕還要看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