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災樂禍不是好習慣 - 林夕

幸災樂禍不是好習慣 - 林夕

前晚訊息嗶嗶嗶嗶的響,美財政部制裁名單出來了,幸災樂禍不是好習慣,偶然嘗試一下則無妨。

受制裁者十一人,也不希望別有用心人對他們封予十一大寇之類稱號。派駐本地的共官不必管,其餘皆是土生土長香港人,當官以來,香港淪陷前,美國並非敵人,此刻忽然受制裁,假設都沒實質影響好了,不必設身處地,也知道嘴再硬,心肝仔也會噗噗噗噗的跳。丟臉啊,給街坊親友投以異樣目光啊,臭名昭著於國際啊。

試想想,那位陳國基只是特首辦主任,忽然兼任國安委秘書長,第一時間對制裁表示「我不後悔」,後悔或有悔,語感暗示了當初可能是有得選擇的,如果良知戰勝功利,有權即時辭職以明志。

唉唉,誰人曾厭惡你,你問問自己他憎你什麼,所以你有做過什麼呢?只要嘗試回答一個問題,就會得出答案,正是本年浙江中文高考的題目:當家庭與社會跟個人理想有落差時,有什麼體驗看法。

他們自然不可能像那篇滿分八股文章「樹上的生活」,丟不出海德格爾的書包,一想再想,他們應該丟阿嬌的書包,個個做官都服從上司,唔通個個都想服從上司咩。好的,讓考卷寫下去:個個都害人利己,唔通個個都想害人利己咩?個個都有理想,唔通個個都想有個人理想咩?

經過哲人阿嬌的開示,這批港官的心就顯得透明了。他們個人理想就是當一隻聽話的狗,能賜予咬人的機會,比起想吠叫而不得的狗,就是終極理想。所以,沒得救了,家庭社會的觀感與期望,被他們所認為的飛黃騰達蓋過。

PK鄧回應稱「毫無意義」、邱騰華回應:「橫蠻無理」、雖九死而無悔的曾國衛再加碼:「自欺欺人,對他不痛不癢、毫無影響、毫無意義」,「拜託要制裁就找點對我有影響的」。因為每個人都聲稱在美國沒有任何資產,亦忽然就此表示不稀罕去美國。

狗口真長不出象牙,功利之人一講就破功,只因對個人沒影響而已,有種應該再次宣誓:「即使制裁對我有影響,也堅決為效忠國家而犧牲。」更有種應該聲明:「即使八國聯軍一起制裁,我也不稀罕踏足歐美澳加,一輩子禁足於廣大祖國。」

是啊,到那時候,大大這位菩薩過江來補償你們的。

各位,幸災樂禍真的不是好習慣。心涼則不然,吃氣炸鍋食物太久了,從中醫角度理解,心涼可以解鬱躁,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