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滙指數近月低迷,目前在93徘徊,雖然非歷史低點,但市場上看淡美元聲音不絕於耳,對港元有甚麼影響?
美元背後沒有實質資產抵押,其價值來自市場對美國財政信心,亦基於美國經濟總體實力。自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美國大量發債、聯儲局積極量化寬鬆,本身已令財赤擴張,美元價值有憂慮。
另一樣是美國在國際社會影響力,因應特朗普退出或將會退出一些國際組織,令人懷疑美國是否仍是世界盟主;關稅等措施影響美國與國際往來,從而美元交易亦開始受到質疑。
至於特朗普大力封殺中概股,本身已影響美國集資市場地位,中資巨企在紐交所上市,讓內地投資者捨棄人幣兌美元投資,現時是中概股回流香港或上海上市,這些都會令美元使用量有所減少。
高盛明言美元面臨失去儲備貨幣地位風險,主要是美國量化寬鬆導致;此前大摩亞洲區前主席Stephen Roach提出美元未來一年急貶35%。惟目前未有其他更好貨幣取代,但至少歐元、人幣或會逐漸蠶蝕其領導地位。
港幣背後有價值3萬億港元外滙基金支持,資產主要是以美元計價,香港並奉行聯滙制度,將滙率的錨定於每美元兌7.8港元,上下可作0.05元的浮動,一觸發7.75或7.85將會引致金管局入市。
過去半年美國聯儲局大幅減息,而香港銀行業未減息情況下,套利交易令資金湧入本地;但現時兩種貨幣息差已趨平,金管局沽港元次數亦減少。而港元跟隨美元,兌其他貨幣亦開始貶值,以英鎊為例,每鎊近日曾經可兌10.2港元,如果美滙貶值三成以上,港幣亦攬炒跟貶。
中共一直想彰顯香港在國安法立法下,經濟未受任何影響;但基於聯滙下,港元兌美元升值有盡頭,他們會否研究加大升值彈性?例如7.75太睇小港元,酌量將強方設至7.65、7.55,令港元兌美元有升值空間。
近月金價節節上升破歷史新高,某程度上反映對美元不信任;事實上各國央行本身均有儲備一定份量黃金。那麼金管局呢?截至2019年為66,798盎斯(現值10.4億港元),與2009年儲存量無異,10年來未有增持,金管局是否不願做搶金大媽?
程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