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轅北轍:健力與舉重不盡相同

南轅北轍:健力與舉重不盡相同

坊間不時混淆舉重及健力,以為是不同稱呼。雖兩者均是以槓鈴進行的力量運動,但無論在動作、技巧以至配備上均大有不同。

舉重泛指運動員將槓鈴以雙手舉過頭的力量運動,分為抓舉及挺舉兩個項目,以兩者最高成績相加分出勝負。抓舉要求運動員一口氣將槓鈴舉過頭頂;挺舉則可先將槓鈴平舉上胸,然後再舉過頭頂,但舉槓時同樣要求一氣呵成。李博軒指舉重時發揮力量的竅門不容易掌握,難以無師自通。雖他16歲始接觸舉重運動,但教練于偉麗表示李博軒的肘部關節夠直,柔軟度高,適合舉重,加上肌肉及骨骼正值發育時期,有利他有更顯着進步:「年紀太少很難掌握到技巧,肌肉不足亦難以舉得太重,他的年齡算是剛剛好。」

健力運動雖源於舉重,同樣是以槓鈴進行的力量運動,但就由深蹲(Squat)、卧推(Bench Press)、硬拉(Deadlift)三個項目組成。比賽時除有單項勝負外,亦會綜合三項所舉的總重量來較高下。李博軒早期曾參與健力賽事,他表示健力力量要求較高。運動員生涯一般較舉重運動員長,國際賽事亦設有70歲或以上的元老四組;總會教練卜錦文及黃公謙更已年近八旬。進行健力運動時,選手會佩戴腰帶、護腕及護膝,加強核心、手腕及膝關節的穩定性以防受傷;亦會在有裝備賽(Equipped)中穿上以硬身物料所造的背心或短褲,以彈力幫助舉起更大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