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時全球各國採用的武漢肺炎檢測方式,大致可分為需由醫護人員協助採集樣本的鼻腔拭子或咽喉拭子檢測,以及香港一直沿用的深喉唾液測試。深喉唾液方式毋須醫護協助,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年4月亦採納這種方法。
美4月引入唾液測試減接觸
香港沿用的深喉唾液測試,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亦有採用,研究人員今年4月獲得美國政府首次唾液測試許可,幫助診斷武漢肺炎,負責開發該測試的實驗室人員表示,該測試避免醫護人員與患者直接接觸,亦有助部份患者克服採集樣本時的不適。
至於鼻腔拭子或咽喉拭子檢測,目前在中國、美國、澳門、台灣、韓國、香港均有使用,採集樣本方法是透過棉花棒伸入鼻腔或經口腔伸入咽部,「打圈」約15秒刮取黏膜表皮取得樣本,過程會令測試者感到不舒服,亦可引致流鼻血、咳嗽和流鼻水等,增加醫護人員感染風險,一般會在醫院進行,執行時醫護人員需穿着整套保護衣物。
韓國今年2月疫情大爆發時,有醫院和診所設立「Drive-thru」檢疫站,讓民眾打開車窗在車上測試,由穿上防護裝備的醫護為檢測者完成量度體溫、組織樣本採集等檢測。根據台灣衞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檢測同樣是採集鼻咽分泌液、咽喉分泌液或痰液採檢,採檢須於負壓病房或獨立病房或空間進行,並依感染管制措施指引,採取適當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從未聽過有國家的政府由國民自行採集咽喉樣本,目前沒有文獻或研究數據證明自行採集喉嚨樣本準確度能與醫護人員採集相若,樣本質素令人擔心,因市民自行採集喉嚨樣本時容易因受刺激出現作嘔等反射反應,導致樣本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