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講內循環,其實簡單啲講就係提高內部消費(內需),經濟結構轉型,昨日講及中國2019年GDP高達99萬億元人民幣,C(內需)佔38.79%,即38.4萬億元;I(投資)佔43.08%,即42.65萬億;G(政府開支)佔16.64%,即16.67萬億;I份數偏高,甚多水份,在內蒙古有不少「鬼城」,即冇人住嘅大屋,但亂咁起樓屬於投資類,對GDP有貢獻,實際上投資回報率好低,等於燒銀紙。不過,直接燒掉十億元紙幣係全無價值嘅浪費,但亂花十億元紙幣在沙漠起樓,冇人住,就叫做投資,對GDP增長有貢獻。
38.4萬億元消費,是甚麼概念?中國有14億人,即人均消費27428元,2019年人均GDP係10276美元,以七算計,係71932元人民幣,即係人均消費佔人均GDP嘅38.1%,高定低呀?
中國人儲蓄率全世界最高,IMF 2017年數字係47%,遠高於世界平均26.5%,按中國統計數字,過往儲蓄率最低係1962年嘅16.5%,1962年係壞時年,老香港就知道當年廣東人攀山越嶺而來,偷渡來港,今日不少香港廠家富豪就係1962年嘅偷渡客。儲蓄最高峰係2010年嘅50%,1952-2019平均儲蓄率係36%。
假設人人交稅,中國人民將人均GDP 38.1%消費掉,36%儲蓄,已消耗共74.1%,剩下嘅交稅差唔多嘞。可以由此引伸,中國人儲蓄率奇高,中共要引誘人民多消費,首先要誘導人民降低儲蓄,呢件係社會工程大事,並非甚麼「家電下鄉」,「放寬買車」,「銀行降低消費貸款利率」等等便可以達到目標嘅。要問儲蓄咁多做乜?當然與民族性有關,我地自幼讀書,就係讀「粒粒皆辛苦」,食物得來不易,銀紙要慳啲使,要教中國人改變根深柢固嘅想法,先使未來錢,學足美國人咁消費,直情要搞一場消費文化大革命,另外今天中國人儲埋咁多,另有理由,為退休,為醫療,為子女教育,呢三項係大數支出,必須未雨綢繆,自識得賺錢之年起,就要儲蓄為未來。
習近平提出國內大循環,改革經濟結構,增加內需,說易行難,中國的經濟智囊,如能設法把人民平均儲蓄36%降低至25%,內循環推動經濟有望了!唔講改革退休、醫療與教育,猛講刺激消費,只係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