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版國安法引起多國領袖非議,瑞士外長早前批評中國違反人權情況加劇,正放棄開放的道路。作為富豪避稅天堂的瑞士,將於今年11月舉行投票,決定是否限制瑞士公司與侵犯人權者做生意,有報道指在港版國安法漩渦之下,投票結果或影響知名瑞士銀行在港業務。
瑞士傳媒「finews.com」發表題為「瑞士銀行最終要離開香港嗎?」的報道,指有關投票旨在決定瑞士公司是否為其業務中侵犯人權的行為負責,如果獲大比數選民支持,新的法律或令瑞士的銀行不得不仔細研究其在香港業務所受的影響。
瑞士所有國際性金融企業都在香港擁有業務,包括瑞銀(UBS)、瑞信(Credit Suisse)、寶盛(Julius Baer)、百達(Pictet)及隆奧(Lombard Odier)等,而瑞信及瑞銀更受惠於中國開放金融市場政策。北京在香港強行實施港區國安法後,外資銀行亦受到牽連,需要審查客戶,並終止與中國法律牴觸的人士往來。報道指若公投通過,勢影響瑞士的銀行在亞洲、特別是中國的策略,因這些業務或令他們有侵犯人權行為。
傳中共高官開5,000賬戶
瑞士一直是世界各地富豪的「避稅天堂」,並貫徹中立原則,曾有報道指出,中共高官於瑞士銀行約有5,000個賬戶,報道指在疫情之下,這些為大家族及企業家做財富管理的銀行未受到太大影響,例如寶盛今年上半年管理的資產大幅增加。不過,未知是次公投會否改變這個「避稅天堂」地位。瑞士外長凱西斯(Ignazio Cassis)月初曾經批評中國侵害人權的情況日益嚴重,又指中國若放棄一國兩制原則,將會影響在香港投資的瑞士公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反指瑞士的言論缺乏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