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看你來去匆匆,工作很忙吧。」
「溫醫生,公立醫院上班哪有不忙的? 日間已密集式收症、巡房、看門診、做程序,下班還要進修、寫論文、砌PowerPoint,舊的工作未完,新的已像洪峯般排山倒海殺到。」
「讓溫醫生講個(非原創)故事你聽,從前有位富商,他年事已高,打算在三名兒子中揀選繼承者。富商召來三子,每人分發十個金幣作資本,最先購入最多貨物填滿倉庫的,便能繼承家業。未幾,老大運回首批貨物,他以全數資金換取上等木材,但後者畢竟是貴價貨,買進的僅夠堆放倉庫一隅。」
「那就等於醫院現今的情況,資源與需求永遠不成比例甚至杯水車薪,床位和服務供不應求,病人求醫得輪候經年,醫生用藥尤其昂貴藥物也諸多掣肘,同事們即使耗盡心力時間,也難以照顧好每位病患。」
「故事發展下去,為免重蹈覆轍,老二便退而求其次購入廉價的蔗渣板,然而,改變經營手法雖令貨量有所增加,但仍未足以填滿整個倉庫。」
「老二這樣做是將貨就價,為求達標不惜降低質素,蔗渣板只會造出豆腐渣工程,是害人多過幫人。在醫療系統中,我們也不能以資源緊絀、服務求過於供為藉口,減低治療或技術的規格及水平,令患者失去應有的保障。」
「到天色已漸沉,落日如霧燈,老三才慢條斯理回來,他掏出數根蠟燭然後用火柴點起,瞬間,燭光已充滿倉庫每個角落。」
「哈哈,他利用光子(Photons)佔據空間的定理,幾乎零成本便完成任務,那十個金幣不用說已袋袋平安。」
「老三結果憑睿智通過考驗,得到家族的繼承權。」
「睿智?那是不折不扣的取巧!祭出似是而非的謀略蒙蔽老父,以圖瞞天過海,我最不齒便是這類人。」
「無奈世道如斯,這故事教訓我們,世人眼睛不是雪亮的,巧立名目、渾水摸魚的企劃,反往往得到褒獎。」
「多謝溫醫生的苦心,我一定不會為求目的投機取巧或對病患敷衍塞責,故事中的老大看似吃力不討好,但他實而不華的作風,才是大家的典範。」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