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專家:疫情或已見頂

港大專家:疫情或已見頂

【本報訊】本港連續四日單日確診個案跌穿100宗,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統計武漢肺炎病毒即時繁殖率,由6月底超過4,即一人可傳染約四人,跌至7月29日的0.8,即1名患者可傳染少於一人;患者的病發高峯期介乎上月20至27日,之後病發人數開始減少。港大專家相信今波疫情或已見頂,若社交距離措施繼續,相信下周確診個案會持續回落;但因個案追蹤及隔離落後,確診個案減幅緩慢。

追蹤及隔離落後 拖慢減幅

根據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的統計,武漢肺炎病毒即時繁殖率6月24日至7月3日達4或以上,即一名患者可傳染約四人;隨着政府開始實施社交距離措施,病毒即時繁殖率開始回落,至上月20日回落至1,即一名患者可傳染一人,上月29日再下跌至0.8,即一名患者可傳染少於一人。患者病發高峯期介乎上月20日至27日,以潛伏期中位數五日推算,即患者感染高峯期介乎上月15日至22日。由上月27日至今的病發人數開始減少,即近期的感染人數開始減少。

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高本恩表示,根據病毒即時繁殖率及病發高峯期,今波疫情或已見頂,相信疫情正處於下降階段;相信下周確診個案會繼續回落。但他指,上月29日的病毒即時繁殖率為0.8,只是稍低於1,高於今年3月後成功控制疫情時的水平。3月底的病毒即時繁殖率為0.8,直至4月跌至0.1,5月中才反彈。他同意另一傳染專家梁子超指,現時個案追蹤及隔離未必完全足夠,病毒即時繁殖率或未能大幅下降,個案減幅較今年3月時慢。

另外,本港疫苗研究有新進展。港大微生學系專家研究發現,武肺病毒會削弱急性感染病人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細胞,令病毒可逃避人類免疫防禦系統,加重病情,該系利用此發現,已研發兩種有助預防武漢肺炎疫苗,並進入獲品質保證、即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的大批量生產階段,希望一年內可臨床試驗,試驗或於內地及香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