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專家「宣旨」港即改拭喉採樣

內地專家「宣旨」港即改拭喉採樣

【本報訊】內地專家連日唱好內地咽喉拭子檢測方式,促本港棄用深喉唾液檢測。民政事務總署隨即宣佈,今日擴大社區檢測範圍之餘,疫情重災區慈雲山的慈愛苑五幢屋宇率先改為收集咽喉拭子樣本。區議員質疑政府未有充份理由下即盲從內地「旨意」,「以後香港醫療制度仲有冇自主?」

自行「撩喉嚨」或有偏差

民政署指,今日在黃大仙區慈愛苑愛賢閣、愛寧閣、愛仁閣、愛慧閣和愛勤閣率先改為派發咽拭子採樣套裝和登記表格,周六收回樣本測試。翻查資料,政府不曾預告更改社區檢測計劃採樣方式,民政事務總署亦沒交代會否安排職員為市民採集喉嚨深處分泌物,換言之市民或須在家用收集棒「撩喉嚨」。

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成員來港後,已發聲指亞博館醫護的深喉唾液檢測「太粗糙」,希望本港跟隨內地做法,改為採集咽喉拭子樣本,以便化驗時用混合樣本方法,把多份樣本混和加快化驗速度。黃大仙(正愛)區議員岑宇軒指尚未收到民政署通知,擔心若要長者回家「撩喉嚨」,難收集合用的樣本之餘更可能弄傷身體。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暫未知咽拭子採樣套裝是「撩鼻」還是「撩喉嚨」,如自行採集鼻咽拭子或較咽喉容易,若自行採集喉嚨樣本,或容易因喉嚨受刺激出現作嘔等反應,導致樣本有偏差。梁指當局突轉方法,可能是為了方便進行混合檢測,但認為事前應提供相關數據和進行前期試驗,比較由醫護採集和自行採集的分別。

專家許樹昌指,若採用內地方法,用棉花棒從喉嚨收集樣本,準確度雖較高,但需大量醫護人手,目前香港需要收集大量樣本,深喉唾液樣本仍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