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早前向全港每戶派發一包10個「同心抗疫」 外科口罩。本報搜集來自各區的「同心抗疫」口罩,並委託專家檢查及化驗九個樣本,過濾率及透氣度均合格,但有三個樣本兩側未有封口。專家批評政府未負監察責任,建議突擊抽查以保障質素。
本報搜集的九個「同心抗疫」口罩來自各區,包括確診個案較多的黃大仙、沙田及屯門。檢測由中文大學化學系前講師鄺士山(K. Kwong)進行,分別以人手測試口罩的熔噴布質素、防水及靜電等功能,亦透過儀器以直徑0.3微米顆粒測過濾率及透氣度。鄺指直徑0.3微米顆粒被稱為「最難阻隔粒子(MPPS、Most Penetrating Particle Size)」,據其分析若MPPS過濾率逾80%,等同BFE(細菌過濾效率)逾95%、PFE(顆粒過濾率)逾90%。
長者問無耳繩點戴
測試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合格,除一個樣本MPPS過濾率為67.70%外,其餘均逾80%;至於反映透氣度的「壓降(Pressure Drop)」亦全部合格。不過,九個樣本中有三個兩側未封口,比率佔三分一。他直指是製作不夠認真,飛沫可經未封口的空隙進入,無法有效阻隔。另外,有市民發現口罩欠缺耳繩。市民陳先生指家中長者收到一包10個口罩,發現竟有兩個完全沒耳繩,「佢以為係新款,問我點戴」,批評政府欠品質監管。商經局回覆指,生產力促進局一直密切跟進生產線的設立及生產情況,包括提供技術支援、實地視察及審核資料,亦會進行突擊視察,已提醒各生產線需嚴格遵守相關生產和衞生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