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拒續外媒簽證 新聞自由成犧牲品 FCC:不尋常且無人得益

港拒續外媒簽證 新聞自由成犧牲品 
FCC:不尋常且無人得益

【本報訊】中美矛盾加劇,記者淪為磨心。香港外國記者會(FCC)發聲明指,最近多名駐港外國記者被延遲發工作簽證,絕不尋常,反對中方利用在港美媒的工作簽證作為國際爭端武器,更指減少外國記者數目及干預新聞報道,將影響香港國際地位及聲譽。記協主席楊健興指,趕走外媒會打擊本港金融中心地位,料高官明白後果嚴重,但「未必敢出聲」。

香港外國記者會指,內地《環球時報》早前稱駐港美國記者將遭報復,以反擊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駐美中國記者行動,早前本港媒體亦有報道,有外國記者申請延續在港工作簽證或申請工作簽證時出問題,涉多個國籍記者,該會認為香港長久以來保障記者,情況不尋常。

港府無保證不受國安法影響

該會反對中國利用傳媒工作簽證作為國際爭端的武器,要求記者對美國政府行為負責更是「不公平」及「自欺欺人」,然而美國限制駐美中國記者行動,無理行為亦需譴責。

該會又指,早已要求港府盡快澄清國安法對傳媒影響,並保證港媒可不受威脅或阻礙地工作,但至今未收到當局任何澄清或保證。該會認為,政府針對記者的一連串行動對所有人都無益,尤其現時公眾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準確和專業資訊。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賴香港尊重新聞自由、資訊免受審查及人民可不受限制地接觸新聞及資訊,該會認為透過減少記者數目及干預自由報道去限制傳媒,必影響香港在國際地位及聲譽。

《紐約時報》上月14日宣佈,因擔憂國安法對報業造成不利,決定將香港數碼新聞業務轉移至韓國首爾,調走三分一香港員工。其後該集團稱,資深中國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上月亦不獲港政續期工作簽證,但指港府未有解釋原因。

呂秉權:中共報復不對等

記協主席楊健興指,香港過去幾十年沒發生外媒記者被迫撤離,「第一次有外媒要執包袱走」,最近發生儲百亮個案,加上《環時》明言以香港的外國記者作反制,外媒已清楚中共會落手縮減在港記者規模。他指外資重視資訊公開性,勢打擊香港國際城市和金融中心地位。他亦相信本港高官明白後果嚴重,「希望特區政府同北京解釋」,但擔心港官「未必敢出聲」。資深中國新聞工作者、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指,中國黨媒官媒屬國家機器延伸,與被逐美媒是民辦媒體性質有別,屬不完全對等,而今次報復特別之處是將港澳地區包括在內,與過往在內地被驅趕的記者仍可在港從事新聞活動不同。但他料中方不會完全禁絕外媒,或以類似參選確認書方式規管。

入境處回覆指,除擁有香港居留權人士外,任何人士如欲來‍港工作均須申領入境簽證。本港對專業人士來港就業持開放政策,包括新聞工作者。就每宗入境個案而言,入境處會因應情況按香港法律和入境政策處理,惟每宗申請實際處理時間須視乎個別細節及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