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去年55宗交通意外行人死亡個案中,34人為長者,佔比例逾六成。2018年至今,至少三名長者命喪泥頭車輪下,相關的意外分析亦揭示八成意外涉及長者過路時未有遵守交通燈號,或在非行人過路處「亂過馬路」。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表示,不排除老人家「貪方便」橫過馬路,「我喺你前面過,你一定望到我」的思維增加風險。
揳車罅易出事
獨居的九旬李婆婆每天前往購買日用品和糧食,經過人多車多的馬路口都要好小心,她批評部份長者街坊恃老賣老,其住處外正是兩年前曾發生致命交通意外的士美菲路近石山街路口,一名八旬老婦命喪泥頭車下。「車親嘅多數老人家,好似人哋實等佢咁」,李認為不論是任何年紀的人,須依交通燈號過馬路。
上月9日,香港仔發生的致命交通意外中,涉事的泥頭車司機表示並不知悉撞倒老婦,居住附近的莫伯伯認為責任在司機。「喺個路面,你揸得車,個路面差唔多就係你管轄嘅範圍啦」,莫伯伯認為司機不可能看不到途人,作為駕駛者,必須承擔道路安全責任。
李耀培表示,長者的步履緩慢,加上認為司機讓路是理所當然之事,易生意外,亦有長者認為在車的正方過路,已足夠讓司機及時看見自己。此外,「貪方便」是道路使用者的計時炸彈,不少長者因而捨棄隧道或天橋,選擇「揳車罅」橫過馬路。李呼籲長者不要走捷徑,安全第一,並提醒司機注意駕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