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博士的平常心 - 馮睎乾

葛博士的平常心 - 馮睎乾

夏威夷格林威治大學最著名的校友葛珮帆博士,日前發帖文聲稱收到市民投訴,不滿亞博館臨時醫療中心掛上美國自由神像相片,她馬上向醫管局反映,建議把照片拆下,但醫管局以衛生安全為由,拒絕跟進。大批網民留言批評,質疑她小題大做,「連一張圖像都容不下」。

最令我憤怒的,是這篇無事生非、玻璃心看事物、煽動反美情緒(有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帖文,hashtags居然是「#保持冷靜 #平常心看事物 #齊心抗疫」,虛假程度跟她的學歷不相伯仲,完全是刻意愚弄網民,大家應該向Facebook舉報她散播「虛假資訊」。亞博館全名「亞洲國際博覽館」,自由神像圖片是原有裝飾,符合「國際」之名。如果葛博士真有「平常心」,又怎會容不下那張照片呢?

關於「平常心」三字,實在令人感慨。你可能不知道,「平常心」原是禪宗高僧用來啟發弟子的話頭,但今時今日卻淪為陳腔濫調,大致等同「take it easy」,全然喪失它本來的禪機;到了葛博士口中,就更散發出一股腐爛臭氣,中人欲嘔。「平常心」典故,可見於宋代無門慧開禪師的《無門關》(此書我在去年寫的〈入慈山寺,遊無門關〉已介紹過)。

趙州禪師問南泉禪師:「如何是道?」南泉答:「平常心是道。」可見「平常心」本義,絕不等於「泰然處之」或「不會大驚小怪」之類,而是等於「道」。趙州接着問:「還可趣向否?」(還可嚮往追求嗎?)南泉答:「擬向即乖。」(有心追求就走歪路了)趙州再問:「不擬,爭知是道?」(不求,怎知是道呢?)此時南泉針對「知」字講了一番很有啟發性的話:「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趙州於言下頓悟。

無門慧開口氣很大,評南泉的答法為「瓦解冰消,分疎不下」(即一塌糊塗,不清不楚),又說趙州至少要多參三十年始得。我自己則認為南泉的答案不那麼糟。我理解,「平常心」就像我們平日騎單車、游泳,甚至於走路、呼吸一樣,是靠下意識去做,自然而然,做了亦不當一回事,如果你一切言行都是這樣子,就是「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