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土瓜灣街市魚檔爆疫 袁國勇:商販落場啤一啤易感染

紅磡土瓜灣街市魚檔爆疫 
袁國勇:商販落場啤一啤易感染

【本報訊】昨日增80宗個案,累計3,670宗確診。紅磡街市及土瓜灣街市累計有25人確診武漢肺炎,近日新增個案全屬魚檔。曾赴街市視察的袁國勇認為有五種染疫途徑,最大可能是有隱形病人進入街市,其帶有病毒的唾液或糞便在街市經其他人的手或老鼠傳播,包括魚檔職員聚餐。

紅磡街市自7月中開始有確診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起初染疫人士是清潔工人,其後有乾貨店員工、凍肉店員工確診。昨再增兩人確診,都是魚檔職員,累計15人染疫。土瓜灣街市昨亦有一名魚檔職員確診,斜對面的魚檔早前已有職員確診,累計10人確診。

袁國勇昨日到紅磡街市視察,他提醒市民進出街市謹記清潔雙手。何家達攝

昨日新增個案均是魚檔販,袁國勇解釋冰塊及水令溫度下降,病毒可存活多個星期。

袁國勇不排除老鼠及貓隻在街市內將病毒傳播。

隱形病人播毒可能性最大

連同昨日,紅磡街市已先後關閉三次清洗。張竹君表示,街市共有四個魚檔出現個案,涉及五人,而且檔口位置接近,當中或有環境污染。連同土瓜灣街市的兩檔,共涉六魚檔。魚檔員工聲稱有戴口罩,但她懷疑非全程佩戴,例如吃飯會除下,而早前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及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海鮮檔均有爆發,街市情況亦令人有所擔心。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午前往兩個街市視察及檢取環境樣本,如魚檔砧板、冰、水、秤、磅、污水渠等,但沒有任何海鮮樣本。

他說,現階段未能分辨街市內的病毒如何傳開,惟傳播途徑有五種可能性,包括海產帶有病毒、經空氣傳播、魚檔職員聚餐、帶有病毒的貓隻傳染及有隱形病人帶病毒入街市再傳播。袁國勇認為隱形病人播毒可能最大:「最大機會係一開頭有病人入嚟,口水或糞便的病毒在街市存留好耐,以致慢慢帶開。」

至於病毒如何傳播,他列舉多個可能性,例如隱形病人的飛沬殘留在環境,經其他人雙手傳染;亦可能是老鼠曾接觸患者糞便,繼續播毒。街市早前已有清潔工人確診,他們要接觸很多垃圾,垃圾或存在病毒。

紅磡街市的魚檔每逢下午一時到四時都會休息,袁國勇指出,檔販習慣到三樓的熟食市場「啤一啤」,不排除是脫下口罩進食時感染,認為可能非常大。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亦稱,商戶下午一時至四時會休息,「一齊聚吓傾偈,可能會除低口罩,食支煙,唔排除咁出事」。

由於未有大規模感染,加上兩個街市分別有風扇及空調,袁國勇排除是空氣傳播。

全港公共街市販商大聯盟主席黃齊偉認為,疫情下街市商戶已盡量保持環境衞生,「開檔洗手、食飯洗手,呢啲一定做足」。但他認為現時全港有多個舊式街市,通風系統差而且無冷氣系統,即使每日更換數個口罩,仍無可避免弄濕口罩,「始終舊街市通風同衞生都會差啲,又多人出入,而且多老人家幫襯,佢哋自我保護能力低啲」。

「食海產最緊要煮熟」

李彩華則呼籲業界盡量避免除下口罩,即使聚集時盡量避免近距離接觸,亦希望消費者買魚時不要觸碰魚類,相信亦可減低風險。他預計事件令街市短期內生意額下跌二至三成。

街坊陳先生說,現時多在家中煮飯,但會減少前往街市的次數,「一次買幾日擺喺度」,亦較多買冰鮮食材或改往超市。袁國勇安撫市民毋須擔心進食魚類,「食魚食海產冇問題,最緊要煮熟。就算有人賣畀你,污染咗有病毒,都唔需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