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舖仔小店】大媽?戴勞?過主啦!71歲古着店惡爺 奄尖揀客唔憂做

【舖仔小店】大媽?戴勞?過主啦!71歲古着店惡爺 奄尖揀客唔憂做

在尖沙嘴利時四樓,有一間古着小店。你或許會覺得老闆惡形惡相,未必夠膽走入。他有一個霸氣的名字:龍爺,七十有一,打扮潮極,上身是美牌Supreme tee、下身是連木村拓哉都着的原宿元祖級潮牌HYSTERIC GLAMOUR牛仔褲,再襯一對Hermès皮鞋。他熟悉各種潮牌,堪稱利時icon。小店部份貨品為非賣品,想買其他貨品亦不容易,因為龍爺會揀客,只賣給「識貨」之人。

要說小店如何有性格,有兩個小故事分享。店中有個Balenciaga Giant Town 袋放在櫥窗,曾有大媽入店指着袋對龍爺說:「我個女都有一個。」龍爺忍不住用粗口說:「關我×事」;店內有一件Supreme 2006年日本原宿店開張的紀念Holographic tee,一直是非賣品,有大媽說想試着,龍爺說:「一,我不會畀你試;二,你又不知道這件衫賣多少錢同來歷。」他說,總會遇到無聊和無知的人。

聽到這裏,你會覺得他很寸,但熟客卻愛死他。時裝設計師阿嘉是其中一個熟客,因太投契,便認了龍爺做契爺。他憶述相識經過:「見到這間店的櫥窗,放了一個金磚,是A BATHING APE壓縮tee(品牌被I.T收購前的產物),若非在潮界打滾廿年以上,是不會有這個東西。他賣衫的手法很有趣,睇人賣,認為認識時裝的人已經不多,識英雄重英雄,要惺惺相惜。」

在鄰舖賣男士西裝的Rock亦說:「龍爺是利時的icon,在潮流界玩開潮牌,喜歡復古的,都會認識龍爺。要視乎你是否識貨,否則他會說不好意思,不會賣給你。」店內有不少非賣品,像印着藝人鄭伊健樣子的Supreme×Phase 2 hoodie 2006外套,是鎮店之寶。「很少Supreme在日本製造,所以才這樣珍貴,當年賣800港元。現在想買都買不到。」既然是非賣品,為何又掛在店內?「讓人看一看!是分享。」龍爺明白只作陳列會讓人覺得掃興,「但不放在店裏,我又沒有故事跟客人分享。」

龍爺1982年利時開幕時已投資買舖,高峯時有四間舖,現只餘下一間經營古着店。

龍爺與阿嘉身後的黃tee,為2006年日本原宿店開張紀念的Holographic tee,屬非賣品。

熟客阿嘉和龍爺就是因為這個金磚壓縮tee而相識。

不少為非賣品,如這件Supreme×Phase 2 hoodie 2006外套。

靠電子起家 泰國撈偏賺大錢

除了大媽,龍爺還不太歡迎戴勞力士的客人,「錶如其名,勞力士是用勞力換取的,現在的人是為了可以保值才去買,這樣才悲哀,要保值不如去買樓,戴勞的人未必和我有相同品味,我未必會熱情招呼。」買古着要揀客,為何如此執着?「一間店明碼實價,肯買肯賣就最好。我衫得一件,賣了給你我便沒有了,若果你駕馭到,我便心甘情願賣給你。」龍爺數十年前已接觸這些潮牌,源於貪靚的性格。「我以前很喜歡買衫,小時候很窮,我已經到廟街訂做衣服,之後賺到錢,會去奢侈品牌舖頭買,買衫諗都唔諗,有四個顏色便買四件。」

後來兒子出世,兒子又喜歡這些品牌,「我便買給他,接觸這些牌子幾十年,了解自然深。」中學時開始玩樂隊,由於性格太招積,中四被踢出校。他自認好運,竟然有機會到當時首屈一指的日本電子公司打工。「這公司改變了我一生,原本唔請㗎,我見工時嚇死人,頭髮長到落腰,32吋喇叭褲、4吋高跟鞋,請我是因為當時是農曆年三十晚,剛有舊員工辭職,公司不夠人,一定要找一個人做。」由學徒做起,廿多歲已升至店長。「之後自己開公司賣電子零件,做電子零件好好賺,不用找客人,客人會主動找你做生意,賺到很多錢。」

賺到幾多?龍爺沒有透露,只知他30多歲便到泰國定居,過着半退休生活。由於他的伯父為有背景人士,輾轉下經營外圍、賣鹹碟。去了泰國後,龍爺發覺賺錢更易,「錢冇人嫌多,那時不懂得做光碟,要到台灣找人做,後來有CD-R便自己燒,賺好多錢。」他坦言,這行業龍蛇混雜,非常混亂,「幫你睇水的後生仔,每日賺幾百元,單是食白粉都可以食幾千銀,真是天才!你見我連紋身都冇,就知我見得多便學懂了。現在年紀大了,你要我再去做犯法事,我都唔會喇。」

年少得志,經常去夜總會,自言不懂得珍惜。

早前連續數天落大雨,龍爺小店放出這件Supreme雨褸讓顧客試着及打卡。

WTAPS×New Balance M992,全店一對,甫推出即遭鞋迷秒殺。

GU×SOPH 「1 MW by SOPH 」pocket tee,小量入貨。

販賣回憶 「好過喺公園睇人捉棋」

人生最大的轉捩點是二十年前的一場大病,「以前飲酒食煙多,令肝臟不能正常運作。曾經入院時昏迷,差點死了。年少得志,每晚都去夜總會,跟着便離婚了,故事便是如此。」死過翻生,龍爺戒掉所有壞習慣,「開這間店舖後,才發現自己有第二人生。」他在利時最高峯時有四間舖,後來賣剩最後這間,由於租價下跌,索性自己開店,賣自己心愛的古着。「以前舖價便宜,收租都賺返,現在不值錢,如果租到好價錢,我可能租出去就算。我現時是零支出,舖係自己的,自己又會睇舖,起碼好過喺公園睇人捉棋。我在這裏認識了很多朋友,生活好精采。」他續說:「開這間店是希望給大家一個回憶,小時候見到未必夠錢買,長大後若這些東西仍然存在,到這裏你便看得到。一個老人家做少少事,能夠令到大家開心,也是好事。」

Mercury in da house

利時商場四樓431號

記者:何嘉茵

攝影:郭于祺、伍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