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安法通緝的羅冠聰,被迫公開與家人斷絕關係。他說,離別不算太痛苦,但離去前沒有跟親友好好地道別,才令離別變得痛苦、遺憾。
以道別上網搜尋,台灣作家王天寬的「告別,等於死去一點點」跳出來。書名引用19世紀法國詩人Haraucourt的原句。書的內容,包含七個房間(慶幸並非柒),每打開一個,讀者會得到一些真相。第二個房間場景中,竟然有透明的蟑螂(曱甴啊)。當大家走完七個房間,才發現無法穿透。完美的謊言就是無法詮釋的真相。異國路途,比告別漫長,阿聰要打開的門,要領悟的真相、公義,多得很,慢慢來好了。苦感來犯的時候,念一首詩人熒惑寫的「黎明」吧:「若香港無法留在土地上/就讓它建築在空中/若它無法駐定/就讓它一直流浪」。詩人推介,不要讀一百首詩,而是把幾句好詩念一百遍,像布萊希特的「這是人們說起就沉默的一年」(我們的2019與2020)當中兩句:「大地不再生產,它吞噬。天不下雨,只下鐵。」熒惑的「紙飛進火──致香港革命時代」是抗爭紀實,如詩如泣,英倫蒼穹下,煲底前的草坪,跟阿聰一起念:只要我們願意記憶,每一朵白花都有自己的姓名,每一道閃電,都有各自的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