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政治角力的漩渦下,TikTok慘成最大的陪葬品,美國政府要求字節跳動在45天內出售TikTok,無疑是割喉式銷售。如果字節跳動在45日內無法賣盤,那麼TikTok價值只會跌到零。
美劇《紙牌屋》有一段獨白令我印象深刻:「為了錢而放棄權力,這個城市裏幾乎人人都犯了這個錯。金錢是沙漠的巨無霸豪宅,保質期就只有十年,權力是古老的石砌建築,能屹立數百年。」這次的例子正正是玩弄權力的極致,若特朗普在總統大選落敗,其權力即將走到終結,TikTok被一個隨時無法連任的總統玩殘,從企業角度真的欲哭無淚。
建立一個企業需要極多的心血和努力,不論何時何地,成功的故事大多數都一樣。唯獨政治是最無法預測的原因,TikTok當然是中國手機App走出世界的表表者,唯獨它最終敵不過國際政治,除了美國反對,印度也將其封殺。美國覺得TikTok的價值只是廣大用戶群,各大科技巨頭要複製簡直是易如反掌,所以如果微軟真的出手,其作價高極有限。
其實華為是更早的例子,美國為了保住其科技霸主的地位,對華為建立5G帝國其實非常忌諱。諸國對中國科技巨頭的百般為難,上映科技殲滅戰的戲碼。硬件打死了華為,軟件打死了TikTok。
任正非沒有放軟身段,他選擇垂死對抗;張一鳴想跪,但最後都無好下場。在美國眼中,就算你投誠,你終究不是自己人,有雙面間諜的風險,所以張一鳴現在兩面不是人,討好不了美國也得失了本國。反而,華為和任正非做了民族英雄。
全方位殲滅不只是對本壘開火,還包括邊緣化補給線和培育替代品。印度和中國的邊境衝突是一個對美國投誠示好的求職面試,很明顯印度過了關,正式成為美國的新代理人。蘋果減少在中國的生產線依賴,慢慢逐步搬去印度,Google加大千億投資。南韓三星嗅到機會,也在印度投放資源。從來印度都是一個被低估的科技人才生產國,本身不少大公司後勤部門亦早已插旗在印度,新的科技重鎮不會是張五常講的深圳,而是印度。
新冷戰衍生新的保護主義,以及新的利益再分配,中國的科網地位衝不出世界,只能在中國在地玩內循環。
藍友斑
http://fb.com/bernardlamhongkong/